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鞭打芦花求收藏求追读(第2页)

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自己赚到了钱。

自然是欢喜的狠。

但是,撑了一上午,都是困的不行了。

下午的上课时间是两点,一点半就得起来朝学校走。

满打满算,也就能睡一个小时,不再继续磨蹭,回宿舍补觉去了。

四人都清楚,高考之前,这样的好事,肯定是没有了。

周末很快就到了。

周五下午,上完最后一节课。

马骥骑上了他的凤凰牌26寸自行车,现车胎没气了,要回家,还得先充气。

自行车就是这样,天天骑的话,车胎的气还比较足。

一旦放上十天、半个月的,你再一骑,车胎准没气。

在十字路口的一个修理自行车的小摊上,花了五角钱,给车打了个气,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印象中,每次周五回家,家里人总是会给他做顿好吃的。

主要是担心他在学校里舍不得吃,毕竟,都一米八五的人了。

体重还不到一百三十斤,和个竹竿似的。

从洪家楼这边,去往燕山立交桥。

一路大上坡,看着周围矮矮的建筑,马骥心中不禁惆怅起来。

他现在骑行的路,叫闵子骞路。

闵子,名损,字子骞。

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以孝闻名。

一年冬天,继母做棉袄的时候,只给自己两个儿子的棉衣里,塞进了棉花。

而给闵子骞的棉衣里,塞进没有保暖效果的芦苇花。

当他的父亲驾车带他们三兄弟外出游玩的时候,让闵子骞掌鞭赶车。

闵子骞因寒冷饥饿,无法赶车。

不小心将马车滑入了路旁的水沟。

父亲大怒,骂道:“你这个没出息的,穿得这么厚,还打哆嗦!

看看你两个弟弟,棉袄比伱的薄,也没像你似的,冻成这个熊样。”

父亲骂完,仍不解气,拿起鞭子就抽他。

结果把闵子骞的衣服给抽破了,露出了里面的芦花。

父亲再捏捏另外两个儿子的棉衣。

知道冤枉了闵子骞,大骂妻子的恶毒,在古代,继母虐待继子,是可以休妻的。

于是决定休妻。

闵子骞跪在父亲面前,为继母求情道:“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意思是母亲在,只有我一人受冻。

母亲要是离开的话,两个弟弟都要和我一起承受寒冷。

他太明白没有母亲的孤单痛苦了

不希望弟弟妹妹也像他一样。

父亲便不再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

这就是单衣顺母和鞭打芦花的典故了,孔子评价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因为东山省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是一个受孔孟之道影响深远的地方。

这表现在几千年来,作为非常富庶的齐鲁大地,没有出过一个开国皇帝,就可以感受出来。

受这个传统思想的影响,也没有出过知名企业家。

至少在马骥穿越前的二十年,没有听说过。

不能不说,这个有着一亿人口,占据全国十三分之一的人口大省,确实是对钱,没有什么概念。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