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郭嘉借粮接济难民(第2页)

“这,这倒无妨,此事我可做主,不过,奉孝能否将你心中所思和盘托出,我心中十分好奇奉孝你的想法。”

荀彧一口答应,只是和戏志才一样,面露思索,心中大奇。

郭嘉笑道:“郭家不过是料定我无耕地之人罢了,只要解决了这个难题,还愁什么?”

此言一出,戏志才和荀彧心领神会,脑海中便想到了乞食果腹的难民。

三人不再言语,相视半晌,忽然齐声大笑,戏志才更是笑过之后拍手赞道:“奉孝行此善举,一可让郭家所图落空,二可积德济百姓,实在是功德无量。”

而郭嘉心中所图却不止戏志才所讲那么少,至于更多,日后自见分晓。

郭嘉虽与荀彧是至交好友,借粮一事却是郑重无比,立下字据,画押为证,约定三年之内分期归还。

一月之后,郭嘉名下的良田千亩加本家之前有的百亩之地均已有了劳力耕种,

而在距农田不远处的树林旁也建起了简陋的居室,其中最大的一间木屋之中,传出了朗朗读书声。

站在屋外的荀彧面平静,心中却难以自制地起伏不定。

郭奉孝,真鬼才也!

自己尚不过十岁的少年,却敢教书育人,在这简陋的木屋之中教化贫民之子,也不知这近百的幼童将来能否报答郭奉孝的一片苦心!

郭嘉刚刚讲完课走出木屋,正巧碰见荀彧和戏志才,戏志才是应郭嘉之邀,前来授课,

毕竟他也是孤身一人,无牵无挂,这育才之事也和他意,欣然接受。

倒是荀彧出身士族,不可能放下身段来做这被豪门望族所耻笑之事,身份所限,实在无可奈何。

“小太公,滔滔不绝一午,恐怕口干了吧,来,小太公请喝水。”

荀彧打趣地递一杯水,眼中尽是揶揄之色。

郭嘉回他一个白眼,腹诽不已:那个挨千刀的老道!

数年前有个老道与郭嘉有一面之缘,称郭嘉是姜太公转世,便有了小太公的称号,

本来时间已久,早已无人问津,可最近接济流民,百姓之间郭嘉名声大噪,

便有了好事者深挖郭嘉往事,试图多了解郭嘉一些,于是,这小太公的称号也就被翻了出来,

现在倒好,他接济的三百户流民都称他为小太公。

“奉孝,这些你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我荀彧最近几年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京都洛阳大贤大智之人也偶有面谈的机会,可是能想出这些的,只有你郭奉孝啊。”

荀彧指的是郭嘉叫那些七八岁孩子所用的方法,识字用拼音,算数用公式等等,

而这些,都让荀彧和戏志才啧啧称奇,那些勤学好问的孩子们不出一月便能识千字,更是能够举一反三,学识进度快的惊人。

郭嘉苦笑道:“文若你就别说风凉话了,教书育人,任重道远,虽然志才常说我有捷径能将这些孩子教导成大才,

可学海无涯,纵使你和我加志才三人绑一起,又岂敢说尽知天下学识?

现在这些孩子怀着感恩之心勤奋刻苦,我只希望将来他们衣食无忧时别生了懈怠惫懒之心。”

荀彧理解地点点头,正想再说什么的时候,却见远处走来一仙风道骨的老人,

只见老人一手扶着雪白胡须,一边啧啧称奇,眼神在农田和林边的田舍转来转去。

郭嘉只是不经意地顺着荀彧的视线瞄过去,结果神情一震,匆忙地朝着那老人跑了过去。

荀彧伸手欲拦住郭嘉问个明白,却慢了一步,手中落空,再一看,顿时目瞪口呆。

只见郭嘉直接窜到那半百老人面前,伸手拽住老人雪白的胡须,恶狠狠地说:“死老道,我想死你了!”

那老道疼得呲牙咧嘴,眼角都涌出泪花了,急忙求饶道:“唉唉唉,我说小友,你轻点儿,轻点儿,既然挂念老夫,为何要刁难于老夫啊?”

郭嘉手不松劲,怒气腾腾地说:“你招摇撞骗就算了,为何当年要说我是姜太公转世?

现在逢人就叫我小太公,你可知太公何意?”

太公一般是指小爹,小爷爷,郭嘉总被人这么叫,自然不耐烦了,况且用他的想法就是,将来找媳妇都成问题了!

要不然女方一见面,先唤一声:小太公!郭嘉怎么办?应下来吗?那泡妞没戏了,平白无故成长辈了。

不应下来吗?又太没礼貌了,第一印象就毁了。

而事情源头,正是面前这个看去仙风道骨的老道儿!

只听那老道继续求饶:“小友,你撒手吧,老夫这胡须可要被你拔光了!

老道左慈先给你陪个不是,咱们有什么话,先撒手再说好吗?”

左慈?郭嘉一愣,手的劲儿就松了,左慈老道立刻仰起身子昂挺胸,一手抚须,变成了高人风范。

中秋佳节&国庆亲情回馈!充1oo赠5ooVIp点券!

(活动时间:9月29日到1o月6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