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章 气象台(第2页)

古茶树林采摘的第三批新茶上市了,市场上反应强烈,前两批次茶叶,被抢购一空。

陈长安都没买到,排队预约,号码在一万名开外,上次的古树茶,还是谷雨时节,特意赶去古茶树地界亲手采摘的。

经过炒制后,重量二千克左右,现在所剩不多了,要是抢购不到,只好亲自去一趟古茶林。

古茶树所在的一片区域内,一座最高的山,海拔约一千八百米,山顶修建有一座寺庙,名为高山茶寺。

这里是茶农们举办庆祝活动,采茶前一天举行集会,向古茶树祭祀,还有祈祷丰收的音乐会。

活动盛大,丝竹管弦之乐,又特地请茶农们来帮忙,带着竹篓,载歌载舞,祈祷今年有好的收成。

接连五天的暴雨,江河泛滥,洪水暴涨。

雅江,东江,黄花河流域沿线都是重灾区,人员提前一天撤离,雨水一夜的功夫,就淹没低洼区域内的土地,房屋,水库,荷塘等。

村子里,到处都是沿着水流乱窜的鱼。

居民们在家门口抓鱼,抓泥鳅,抓甲鱼。

小孩子们在大人的看顾下,拿着小鱼网捞鱼,鱼儿在水里力气大,一般的孩子抓不住,着急的孩子直接肉身往地上扑去,容易扑空。

鱼儿在水中,那就是回到它自个老家,滑的很。

有钓鱼佬在家门口钓鱼,稳坐钓鱼台,也不急这一会半会的,带着抄网随时下手。

让你从我眼前过,瞎晃悠,这不是欺负人吗?

鱼饵不吃,这不能惯着,直接下水捞它。

禁渔期上岸的渔民们可高兴了,这次机会难得,错过就不再来。

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在自家家门口撒网捕鱼,这事平常也遇不见,这大好事,做梦都得多笑一会儿。

马路上,田地里到处都是鱼儿乱窜。

借着这次洪水,鱼儿上岸了,难得上一次岸,得好好蹦跶几天。

一场鱼的盛宴,孩子们的狂欢,受伤的只有上了盘子的鱼。

东江水位五十八米,中小水库,河流水位不断暴涨,河涝灾害,山土滑坡不时生。

学校停课,东江广播站的气象台预计降雨还要持续,注意防范强降雨。

接到消息,有部分老人和孩子被困在房子里急需救援,防灾减灾部门,协调应急管理部门,出动消防救援力量奔赴灾区。

沿途途径水域,还现部分被困人员,但船只不够,救援较为分散,因此各地组织救援队伍前往灾区救人。

各地企业捐献货船和客船,帮助装运物资,转移老人和小孩,一些村庄被淹没,只剩下部分区域成为一座孤岛。

随着暴雨持续,孤岛也会被淹没在洪流中。

情况危急,军事委员会调动军队参与救灾,后勤保障部联系组织船队前往灾区救人。

各地物资储备基地紧急调运物资,积极救灾,搭帐篷,被服,水,食物,生活物资,有条不紊地运往受灾人员临时生活区。

借着下雨的空隙,陈长安呼唤光明顶上的巨鹰。

骑乘巨鹰,前往东江,雅江水域查看水情。

雅江水域一片汪洋,与大海泾渭分明,清浊自明。

沿着雅江水域一路往上飞行,水泽密布,连成一片。

山洪奔袭,震耳欲聋。

深山里,空旷的谷地,山洪裹挟着石块,一路横冲直撞,像一头红了眼的水牛,不顾自身,一往无前的气势展露无疑。

山中,不时可见动物们迁徙的景象,它们的家园也要被淹没了,不得不离开,寻找新的落脚地。

在一处石窟里,短暂休息一夜后。

清晨,趁着雨未下,加紧赶路,绘制水域地形分布图,部分地域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上,树木漂浮在水面上,水位不断升高,不时有巨石落下,冲击堰塞湖长堤。

当地住户遭受洪灾,地震巨灾保险,累计为六百万户次城乡居民提供六百四十四亿元的巨灾风险保障,累计支付赔付五六百七十万元。

暴雨三天后,便消停了,洪峰还未消失。

工作人员继续紧盯各大支流水位数据,人员值守,气象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建了数百气象站点,收集气象数据。

庞大的数据,气象局处理不过来,急需一种新型数学模型,或者计算设备,处理数据。

数科院,工科院联合开新工具,解决数据处理问题。

数据资料堆积起来有几个仓库,每天工作人员都忙不过来,因此气象局找到数学院,希望能够有一个数学工具帮忙解决堆积的数据。

荒野各大报纸头版,刊载一则消息,悬赏一百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留下一个邮箱投寄地址。

这则消息,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其中在校生们尤为关注这个问题。

数学老师们课堂上也会把这个悬赏,当成一个热点讲一讲。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为孩子们种下一颗数学的种子。

喜欢初行荒野请大家收藏初行荒野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