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章 矿税监祸害到五川屯(第2页)

这个消息传来,后来据说小旗郑茂脸色一时就白了,出了一身冷汗,家里还有几个娘们爷们都吓得尿裤子了。

不过或许是山岭的关系,高公公的人马没有跑过来,真是万幸。

而让山岘高兴的是,河湾屯的流民跑过来讨生活了。

这下好了,不用愁接下来的收割抢种缺人手了。

……

九月初四,霜降。

山岘的上千名帮工,赶在第一次降霜前,完成了收割和栽种。

把开垦出的近万亩田地都种上了庄稼,其中五成冬麦,五成各种杂粮。

粗算了一下,收成了约三千五百石梗米,约两千石各种杂粮,白菜萝卜草料等铺满山间,算得上是大丰收。

农活忙的差不多了,继续盖房子,准备过冬。

砖瓦建材也不用钱买了,直接用粮食从险山堡换,商定一千石梗米换一百座长屋的建材。

……

正忙着呢,从凤凰堡来了信,山家的亲戚都平安无事,没被祸害。

这让山岘送了口气,其他有谁被祸害了,那都不关他的事情。

不过送信的说,路上有卡子,高公公的爪牙在官道上雁过拔毛,他们是从小路躲着走的。

也就是说,凤凰堡也好,镇江堡也好,这就都不能去了。

这就头痛了,剩下的粮食怎么卖?

其它的不说,腌菜腌肉的盐总是要买的,还有茶叶。

没办法,只能去叆阳堡,或者再由叆阳堡去宽甸堡。

……

山岘让信使送了两封信给两地的亲戚,顺便问了下价格。

结果大失所望,因为两地米价都没有二两。

说是托高公公的福,商屯的粮食运不走,只能就地卖。

盐价是一石米换一斗盐,也说不上划算,还是不划算。

不过肯定比不上去盐场,那是五石米换一石盐。

问题是如果去盐场,路上不知道要被刮掉多少油水,说不定小命都不保呢。

……

重阳后。

山岘向小旗租了艘运粮的浅船,能够装一千石,而租金是一百石梗米。

租金是贵,但只能给。

正把一千石梗米装船的时候,遥见一个船队过来了,旗号是高,不用说了,是高公公。

山岘立刻让人把船开走,让开河道,并把剩余的米挪开,以免挡了他们的道路。

同时让人飞报小旗,催他前来迎接。

山岘不敢跑,只得带着帮工,恭恭敬敬的伏跪地迎接。

……

“高公公来了!”

五川屯里的人闻声而动,纷纷奔逃。

虽然高淮不会为难穷人,但那是指躲着他,你非要到他面前去,那被为难了,也是自找的。

纷乱中,船队到达了小码头。

一群杂衣殷勤的下船搭好船板,然后看向站在船头的四人。

矿税监高公公,卫所千户李再兴,东厂档头齐盛浩,锦衣卫百户梁志明。

他们的身后是东厂番子一人,锦衣卫十人,而船上都是兵。

两队兵先下船设护卫,然后高公公和李再兴推让了一下,高公公当先下了船,然后是李再兴,接着是东厂档头,最后是锦衣卫百户。

论威力,东厂和锦衣卫都在卫所之上,但是论地盘论后台,李再兴完全碾压两个靠高公公混饭吃的家伙。

矿税监时有被打死的,为什么?自然是动了不该动的人。

在这里,就算是有圣眷的高公公也不敢向李家递爪子,否则绝对没命回去。

这一点,高公公心里跟明镜一样。

当然,李家也对高公公客客气气,该打点的也有打点,多少都是心意。

……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