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章 刻苦(第2页)

这点受董哥影响,平时我也一直和学生强调,不要迷信老师教的也不要迷信书上的画,要敢于用自己的知识去现错误,然后改正。

理解解剖

对于我来说,这个是最难的,得系统去学。

我曾跟着美院老师上了一个学期的人体解剖课,尽管只有几周的课程,但老师讲得特别好,受益匪浅。

但一段时间没有巩固,加上年纪不饶人,忘了不少,画的时候还得继续学。

如果说素描我受安德鲁。路米斯影响较深的话,那么解剖课我的偶像级人物就是g1ennVi1ppu。我看过无数次他的视频,尽管这个头骨还没彻底弄明白,但这套视频绝对是要经常看,反复看的。

只有把透视弄清楚了,画人物才能得心应手!

要不总会有缺陷的!

就像前一时候我临摹董哥画的手,怎么看都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就是对解剖结构的理解上的差距。

没有什么捷径!

继续学!

注重色彩

色彩是每个人每天都面对的,但生活中的色彩和绘画里的色彩是不一样的,这里有一个常识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

就是这个色环。

这里面说的原色是不能用其他颜色调合产生的,间色是可以用两种原色调合出来的,复色是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调合出来的。

再科普下去就变成教材了。

绘画中的色彩讲求的是协调。

这个是需要大量的动手实践去掌握的。

以前我调绿色时,只会用藤黄加上花青,后来在董哥画室时,看到他有时候画的绿需要五六种颜色调配,显得极为好看,这里我说的好看不是艳丽,而是画到画面上和周围的环境显得特别融合。

这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看到一本色彩的书,记忆深刻的是上面说飘动的红旗色彩是极为丰富的,昨天找了一下,没找到那本书,但印象是极为深的。

因为书上说画红旗的时候不能只调红色,这对初学绘画的我来说自然是不可理解的。

所以记忆深刻。

还是继续苦练吧!

突出主题

初学画画的人有个习惯,总是想把画面上的所有东西都尽可能画得极为完美,认为这才是一幅好画。这个错误基本上绘画者本人是意识不到的,只有经历过有人指点,才会改正。当年董哥在画那张《好日子》时,最初那个最右边的女士的毛衣画的比现在好看的多,色彩也漂亮,后来董哥第一时间在色彩中加上深色,然后继续画,我极为不解,说这毛衣不是画的非常好看吗?

董哥解释道,她是后边的人物,不能抢了主体。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实有许多道理都很简单,难的只是没有人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告诉你罢了。其实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年罗丹雕塑完成巴尔扎克后,所有的同学都惊叹手漂亮、完美,当更多的人赞美后,他拿起斧头砍掉了雕像的双手,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这是主要内容,现在那双手突出了后,人们只会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他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现在这座雕塑仍然陈列在法国巴黎艺术馆里。但明白是一方面,实践又是一方面。所以还是那句话,好的老师太重要了。

另一位我曾经有幸跟着画了几天油画的董宝臣老师,也是高手,这是一个真正喜欢艺术的人,他曾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认同,他说画画,只看书是画不出成绩来的,必须要有好的老师带。所以,在董哥工作室看他画《好日子》的那段时光是进步最快的时候。在那里我明白了如何对素材进行取舍,明白了如何去提炼素材,明白了了如何让素材服务主题,明白了如何能不让枝节影响主体,明白了如何画出一张打动人的好画。。。。。。

当然只是明白了,远没到学会的程度,也就更谈不上掌握了。

明白了以上的八个方面并不代表就能画出一张好画。

要想深,勤奋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在《素描基础》一书中写下了这样的话:学习画画,就是画,再画,接着画。2o2o年11月19日。

继续画吧!没有捷径!

毕竟安德鲁。路米斯还在他的书中给我留了一道作业:“约翰是个大块头,瘦骨嶙峋。粗而蓬乱的眉毛下,一对深陷的眼睛。颧骨下方,腮帮子也瘪瘪的。他鼻子大,下巴宽。虽然头顶毛稀疏,但耳朵周围和后脑处的头到了很浓密。他长了一对小眼睛,又黑又亮。”要求根据这段描述,试着把约翰画出来。好吧,我努力!

艺术大师贾平西在他的《贾平西咸扯蛋》(非闲)一书中说过:能画像一个张三,就可能画像一百个李四,在李四之前不知道没画像几千个王二,所以在张三的每一笔里都有王二的汗。

所以为了后天能画像安德鲁。路米斯给我的作业-约翰,今天的我依然在努力画王二。。。。。。

为了我的目标!继续加油!

这两天夫人在努力学习古筝,自言笨鸟先飞,我告诉她后边还有三个字。

其实我们都是笨鸟。我已经先飞了很长时间了,但依然没有入林。

未来的日子还得继续飞。

什么时候把她弹的境界画出来,我就厉害了!

我和夫人一起加油!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