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六章 文渊书院(第2页)

一辆“轻奢”马车从万丰街“吕府”向西出,朝着文昌街行去。

“没想到还要读书上学……”

车厢里的吕方一身月白色儒生长袍,掀开车帘看了一会沿途的行人后,坐正了身子,他不自在的重绑了腰间的白丝镶边束腰。

周天子点名让进文渊书院,他不敢耽误。

只隔了一夜时间,便决定先入书院报个道,以免落人口实。

随着马车在文昌街愈来愈深入,迎面遇上了数辆豪奢马车,这些马车是从街道尽头的皇宫外折返,是下了早朝的各大官员的车辆。

在文昌街正中是文渊书院,里面有周天子为儒家孔圣人专门修的文庙。

每天清晨时,会有一个时辰的圣诵声,从“孔庙”传出响彻四处。

儒生听“圣涌声”读书写字,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声声似有若无的“诵书声”在耳边响起。

吕方闻声精神为之一振,倒是知晓有圣涌声,却不承想听到还有“静心”的神奇功效。

“吁吁吁!”

车夫勒停马车恭敬喊道:“公子,文渊书院到了。”

吕方掀开帘子走下车,望向不远处雅致的门楼牌坊,在其上方挂有一块牌匾,上有龙飞凤舞的“文渊书院”四字。

遣回车夫,他迈步走了过去。

在走过楼牌一刹那,环境陡然一变。

古朴大气的书院建筑在眼前消失,入眼是延绵向上的石阶山道,道路两侧的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小兽不怕人的“好奇”看着外来者。

吕方在左侧看见一块三米高的石碑,上面刻有“芥子山”三字。

他尝试退后数步,眼前幽静的山道消失。

他抬头现正站在牌楼下,眼前百米远就是文渊书院的大门。

再次越过牌楼后,他再次回到“芥子山”的石阶上,只有向上的山道,哪里有什么书院。

“你是第一次来书院。”

一名年轻儒生出现在石阶上,话是询问,语气却是无比笃定。

“不知兄台怎么看出来的?”

吕方扭头打量着儒生,此人约莫二十出头,相貌清秀端正,穿着朴素的灰色儒服。

能进入文渊书院的儒生,这个穿着有点过于朴素了些,

儒生并没有因为穿着自轻自贱,反倒是分外飒然笑道:“我第一次来这里,差不多和你是一样的表情,这里是芥子山,文渊书院建在山顶之上。”

“此山被布置有法阵,从外面是看不到的,只能看到书院一角,一旦越过牌楼就会出现在此处。”

“据记载此山是姜圣人凌空搬运而来,具体倒是没有详细记载。”

“怪不得叫芥子山。”吕方苦笑点头,这里是玄幻世界,有这样玄妙的存在,再正常不过了。

经过相互介绍,吕方得知眼前的儒生叫陈吉,是上个月刚进入的文渊书院。

陈吉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一起同行?”

“正有此意。”吕方没有拒绝,疾步向上攀登。

“吕兄,今天的大周文报可有看?”

陈吉随口道。

“大周文报?”吕方下意识回了一句,心中正在暗暗称奇,芥子山必须一个个石阶往上走才行,只要过两个石阶,浩然正气就会被消耗。’

陈吉楞了一下,道:

“你是刚来上京的?年初的时候,文相筹办了大周文报,每天都会有国策、战事和趣闻颁布在上面。”

“哦。”吕方脸上不动声色,心中震惊万分,大周朝有报纸?

“前几天文报上写‘荡妖词’的大文豪,和你同名同姓。”陈吉笑道。

“荡妖词?”

吕方有点方,这不就是他写的吗?

怪不得之前书香气猛涨,估计是“聊斋异志聂小倩”也上了大周文报,被上京城大多数人看到了。

就在吕方想着要不要直接道破身份时,陈吉神色激昂地把荡妖词背诵了出来,完毕还道:“吕兄觉得这词如何?”

“还行。”

吕方谦虚回了一句。

哪知陈吉一听还行,面有不悦:

“此话是什么意思?如此好的荡妖词,你竟然说还行?今天的大周文报上,那位还写了雅文‘红楼梦’,估计在你眼里也是‘还行’。”

热门小说推荐
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

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

简介关于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一心扑在实验室的盛夏晚被老爸指派回去给只想在娱乐圈里混日子的弟弟妹妹当家教。又毒舌又文盲,已经高中毕业数年的影后妹妹。又臭屁又自大,已经休学的偶像练习生弟弟。看着满屏幕拉不到底的黑料,盛夏晚很想问问老爸,这两人还要救吗?再过三个月,高考就要...

天才纨绔

天才纨绔

分享书籍天才纨绔作者陌上猪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天才纨绔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天才纨绔最新章节天才纨绔无弹窗天才纨绔全文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我有一座恐怖屋

作品简介散异味的灵车停在了门口,天花板传来弹珠碰撞的声音,走廊里有人来回踱步,隔壁房间好像在切割什么东西。  卧室的门锁轻轻颤动,卫生间里水龙头已经拧紧,却还是...

明末匪事

明末匪事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o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