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五章哎你才是当家(第2页)

周老太君听完,一半惊讶,一半担心。“墨儿,你的经商本事,我老太婆相信。但,制盐之事,可是一门极其讲究的活!”

“老太君放一百个心,我刘墨从不做没把握的事!”刘墨回答,眼神中全然流露着自信。

“那你需要我老太婆做些什么?”

刘墨微笑,随后将自己的计划一一道出。

盐按照来源的分类,可以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岩盐四种。

刘墨所计划做的便是晒海盐。

中国海盐制盐技术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展于汉唐,振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

海盐有四种制法,直接煮海水成盐、先制卤后煎制成盐、先制卤后晒制成盐、直接晒制海水成盐。

唐宋以前,制海盐十分原始,刮取海边咸土,然后用草木灰吸取海水,作为制盐的原料。

制盐时用水冲洗原料,形成卤水,然后放在敞开的容器,下面烧火,蒸水分,这种方法称为淋卤煎盐。

这种制盐方法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工以及大量柴草,费时费力。而且,质量也不好。

宋代以后,出现了晒盐制法,用以阳光晒干水分,明朝永乐年间,我国开始废除一部分锅灶,建盐田。

大夏朝目前用得最多的制盐方式是煮海制盐,也就是唐宋之前比较原始的方法。

刘墨之所以敢胯下海口,正是因为了解到了大夏朝制盐工艺的落后。

而他现在要实验的,便是较为先进的晒盐。

待刘墨将计划全部说出,周老太君却是眉头紧皱。

林家家大业大,但制盐却是从未涉及的领域。

“小子,你有如此雄心壮志,也不枉我娘亲对你的厚爱。”林渊道,“不过,制盐一事,风险实在太大。”

刘墨甚感欣慰,林渊此时的口气相比之前,缓和了不少。

显然,自从昨夜以后,在他心里,已经渐渐接纳了自己这位女婿。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没有任何生意,是稳赚不赔的。”刘墨道,“况且,我的计划中,前期只需制造少量‘样品’,不需太多成本。”

“说说吧,需要我老太婆做些什么?”

刘墨再次躬身,将需求一一说出。

先:他需要一块临海的“试验盐场”。

第二:人力。刘墨不可能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同时又不能将晒盐如此重要的技术告知其他人(防止泄密)。

因此,他需要值得信赖的人手,按照地球工厂的管理方式,每一个‘生产车间’只掌握相对应的一项技术,各司其职。

这样一来,除非所有人‘车间负责人’全体联合起来背叛,否则,不会造成泄密。

第三:启动资金。前期的实验,刘墨手上的银两倒也够。只不过实验完成,后期大规模投入生产,资金肯定远远不够。

再一个,即便够,这么大的项目不让林渊入股,自己单干,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老太君听完沉默片刻,随后抬头看向林渊:“我儿,你怎么看?”

林渊扭扭捏捏,憋了半天说了一句:“全凭娘亲您做主。”

“要么拒绝,要么同意,就你这样,怪不得老太君如此失望。”刘墨心想。

老太君见怪不怪,“那从今儿起,制盐一事,你就全听墨儿的。”她说,“他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千万别怠慢。”

林渊的表情变得何其复杂,但最终还是极不情愿的说了声“是…”

刘墨也是头疼,这就是传说中,真正的带一个“爸爸”!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