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一章制盐成功(第2页)

次实验成功,刘墨并不着急向黄守仁汇报成果。

地球也好,大夏朝也好。

身为大领导,都不喜欢过程,他们只在乎结果。

黄守仁才没心思去看你的研究成果,他只想看到白花花的盐税交上来。

因此,研制新盐成功,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挑战等着刘墨。

当其冲便是提纯。

海水晒盐也好,海泥晒盐也好,所得到的都是粗盐。

大夏朝科技水平不高,提纯成本很高。因此,大夏朝普通老百姓连粗盐都难,只有达官贵人吃得起细盐。

因此,如果量产出细盐,再以亲民的价格出售,才能彻底打垮私盐市场。

粗盐提纯对于地球现代人来说,十分简单,多溶解(放入水中)过滤,蒸馏结晶,几次就可以了,最后碾磨一下便可得到美味细盐。

刘墨自然掌握提纯技术,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保密!

东莱岛上的居民大半辈子都以打渔为生,民风还算淳朴,能靠着偷学自学成材的天才多半也没出生。

林渊派来的手下则需要小心提防。

刘墨不可能所有环节都亲力亲为,总要把相关的技术传授给相关的负责人。

为此,最极限的防泄密方式就是,刘墨在建造基础设施时,刻意划分出多个“生产车间”,各个负责人各司其职。

计划确定下来,接下来便是等待施工。

容器,过滤设备,蒸馏设备,都得靠着刘墨设计。

打造这些设备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不知道不觉,十几天已经过去。

算算时间,离开临阳已经一个月。

在海岛上享受了这么久日光浴的刘墨无比地想念起林诗琪来。

期间他多次想回临阳城看看,但赵大回来之前,条件不允许。

他对李成的诺言还未兑现,禁海令还未解除,自己如果中途离开,肯定会让东莱岛的岛民们起疑。

盼星星,盼月亮,又过了几天,赵大姗姗来迟。

不得不说,江临知府黄守仁对刘墨真是不错。

在没有见着任何成品的情况下,黄守仁特意为他奏请了解禁令。

在看到这份解禁令的那一刻,李成不由得老泪纵横。禁海令可把他们这些以海为生的岛民害苦了。

于是,李成当即表示,岛上全体居民会无偿替刘墨制盐。

刘墨不是蠢材,人家说归说,真同意那就是不会做人了。

工钱必须得给,咱总不能真让对方终生替自己打黑工吧。

一番“客气”之后,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报恩还得报,无偿工作时间限定为三年。

三年的免费劳动力,对于刘墨来说足够了。

拿到解禁令,虽然心中无比思念林诗琪,但刘墨并未第一时间返回临阳。

单单一个“东莱岛工厂”,可做不到搅乱整个江临私盐市场。

他已经将目光放到了其他岛屿上。

有了这份解禁令,还愁其他岛上的居民会拒绝跟自己合作?

对于他们,刘墨自然不会当“圣母”!

爷的事业起步阶段,你们一个个拒绝咱。

现在,刘爷必须让你们付出点代价。

计划确定,刘墨便着手找出第一个“祸害”的对象。

“哪个岛当初最嚣张来着?谷兰岛,就是它!赵大,明日出谷兰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