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九七章 吴三桂堂堂入场(第1页)

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黑旗水师登6作战成功,且在被驱逐讨伐之前大凌河城边告破,黑旗军从6地跟进,使得小凌河城被水路合围,甚至再往后的锦州也能享受到这个待遇。

如今的小凌河城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博洛也只能将锦州方面兵力抽调至小凌河城,并时刻确保两城之间道路的畅通。

如此,正黑旗在小凌河城下摆开阵势,然后就遭到了小凌河城的炮击。

有之前放任黑旗野人挖沟结果导致城墙被一顿狂轰滥炸的经验,鳌拜这次为了拖延时间等到援军抵达,不惜让麾下乌真哈把炮击的范围直接拉满,理论射程也得来上两!

重炮隔着二里地就开轰。

我鳌拜就不信了!你还能挖出二里地沟不成!

城外的沟我不挖了!免得壕沟被野人占了去!咱直接在城内布置巷战设施!

可惜鳌拜想岔了。

朱由检没打算第一时间对小凌河城起攻击。

而是将披甲人部队留在了大凌河城修缮城防,并分兵进入了锦州北部的吐默特右翼旗,袭掠当地。

当然,在小凌河城下挖沟的事儿也没用闲着,由于锦州城距离小凌河城实在太近,锦州周边也被黑旗骑兵包围。

博洛努力想要维持两城之间的联系,但两城出兵后,各自被正黑旗游击将军与新近归降的两千多黑旗汉军击退。

黑旗汉军归降之后的第一战十分卖力。

正黑旗也是大明麾下,咱这也算是重归大明了。

唯一不好的点是本来以为头上的辫子也算合群了,可一转眼现头上的辫子反倒让自己成了异类。

怎么正黑旗里头的汉军不用剃头的啊。

先不管剃头的事儿。

正黑旗也饷银啊,升了旗丁还在分田地,唯一可惜的就是分到的田地不能卖,只能留着自己种地。

那咱必须对得起饷。。。。。。对得起皇上和黑旗王爷啊。

而有了大规模的前前明军,前绿营,现任黑旗汉军,朱由检也将之前军中使用率高,但作战表现不甚良好的火器营削减,多出来的都火器配给了绿营。

黑旗乌真哈出现了。

朱由检麾下锦衣卫看他们很不爽,看着他们欢天喜地的把大明三辰旗明晃晃的举起来,面上冷色肉眼可见。

朱由检见了也只是叮嘱一下不可苛待这些归降的汉军。

从这些忠贞的锦衣卫眼里看来,这些汉军可是反复无常了。

可在朱由检看来。。。。。。他们挺可怜的。

“陛下,有信使以飞箭将密信射向我军哨探。”

一声报告,焦伯庆将一封被拆开过的信件呈递了上来。

“怎么被拆开了。”

“那哨探不识字但还是拆开看了看,微臣已经将他给扣下了,信使方面已经派人去追了。”

“怕是追不上,看这样子估计也是之前那汉官,没有追击的必要了,若是追到了反而多事,消息漏过去咱们还少个暗线。”

朱由检闻言点头轻笑着接过信件查看起来。

果不其然,这是之前那不知身份名姓的京师汉官送来的,之前说是满清京师方面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立刻送密信过来,但这密信来的却是有些迟了。

这信中也说的明白。

京师因为大举动兵戒严了,安全起见所以关于博洛与鳌拜的事儿没有送信,但这一次密信的主人也是送来了些情报的。

吴三桂出山海关的事儿朱由检确实不知道。

而这密信中最重要的信息,却是密信主人随口提了一嘴的潼关方向。

因为阿济格连战连捷,算是有效破解了因为战壕导致的攻伐艰难,所以满清朝中就此又找回了些暴揍顺军和明军的自信。

由于潼关三军对峙,谁都不敢轻易大张旗鼓的动手,各自盘算着对策。

可满清朝中野心勃勃,对黑旗野人失利不算啥,咱们对上南明和李贼还是打的很轻松的,所以满清朝中盘算的方向是想要在潼关一战重创乃至覆灭李贼大军和明军!

密信主人对此多少有些调侃讥讽的意思,认为满清有些不自量力。

可朱由检看了神色却严肃起来。

清初期的战斗力是有保障的,特别是满清北部对火器的重视,对火炮的运用,已经渐渐与明军和顺军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阿济格也是敢打敢拼。

若是以南明的性子,大决断若是出现失误,那么两国还真有可能被满清重创,甚至满清坐地变成渔翁都有可能。

可惜相隔甚远。

这信件到辽东,估计潼关已经开打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