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二章 春耕(第2页)

正月十七日,立春,万物复苏,杨柳抽芽。

钱塘将近八成的农民都是新获得的土地,他们对土地无比的热爱和勤劳,早已迫不及待的春耕,同时春耕也关系到一年的收成,马虎不得。

春耕的第一步,土地翻耕,为播种做好准备,之后就是施肥、灌溉、除草了。

春秋两季大概就是农忙的时候,前者种小麦,后者种一些落葵、白菜、芥菜、笋、芋头等蔬菜,冬天和正月则是农闲的时候。

钱唐官府十分重视春耕,王凝之将今年新招收的官吏和原本的结合,大多都是寒、农阶级,共计一百五十余名,外加三百多差役、衙役,统一分配两件大事。

一件是为春耕提供便利,另一件则是给新来的流民分配田地。

这是一个月的,下月便是修建大坝防迅和建郡事宜了,是否迁移郡治,又如何统一六县户籍等等。

眼下,王凝之最担心的是钱塘江,因为每年的二月都是钱塘江涨潮的时候,关系着钱唐十万多百姓的安危。

钱唐江亦称浙江,是吴越文化的源地,夏朝时有越国,是始端,居会稽。

浙水川流钱唐,历年来是为官府心头大患,每每的涨潮都要淹没不少村庄,为此不得不耗费大量民力、财力,修建大坝,抵御水患。

因此,王凝之时常来到几处江水上涨之地,看着平静的水面,心中虽无祈求佛祖之意,但却在祈祷上天。

在他看来,佛祖不过是人们心中的神,然而天上之神,岂不是比人肉之神更好?

其实,这无外乎一个名字罢了,换成太上老君,王凝之一样照拜不误。

祈求终究是祈求,王凝之需要组建人力,广修大坝,增高江岸。

不然,等到二月,人们都种上了绿油油的小麦,江水来临,一切都晚了。

这个时间正是农忙的时候,王凝之不想征徭役,因为许多流民一户只有两三个人,甚至只有一个人,服了徭役,田地还怎么种?

王凝之并非只有这种田和防汛两种选择,使钱粮雇佣剩余的劳动力,即七八口人一家的农户。

正月二十五日,县衙议事厅。

因为丁原、杨景柱自动请辞,王凝之给二人安排了安享晚年的待遇,即原有的八品规格、荫户等不变,过年也有粮食羊肉。

当然二人是看不上这些的,倒是对这个规格颇有心慰,虽然提前退休了,但该有的面子还是有的。

厅内只有六人,以王凝之为,分别是王涣之、刘宏青、刘宏远、廖品正、谢泉茂六人。

其中王涣之跟随王凝之而来,暂时接替县丞之职,已报备朝廷。

刘宏青、刘宏远兄弟二人职位不变,依旧是主薄和功曹吏,另外两人则是政绩突出的寒士,被升任为法曹史和仓曹吏。

虽然只有六人议事,但一个县一般也就这些,钱唐官吏臃肿的原因主要还是经济达。

但今年许多官吏都被撤职了,面貌一新,正是朝气蓬勃时。

也难怪古代许多刚正不阿的诗人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以致初入官场,意图改变,结果落了一个降职罢官的结局。

在王凝之的规划中,一个县七个人决定大事宜,十几到三十名小吏决定小事和管理乡里二级,百名差役执行即可,哪里用得上几百号人。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