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1章 淝水之战(第1页)

【同年,桓温去世。】

“桓温最后能让司马昱说出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就自立的话,”朱标叹道,“这一辈子也算可以了。”

“虽然最后在谢家的干预下没能成功。”

“要不是谢家,他的九锡都加上了,”朱元璋看了眼神迹说道,“这司马氏江山坐稳,要多谢谢谢家了。”

朱标点点头,继续说道,“话又说回来,桓温曾经说过,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从他的结果来看应该没有做到。”

“一直到最后,他都夹在皇帝和士人之间,没有改变。”

【为了防止桓温之弟桓冲等继续专权。】

【褚太后第三次临朝听政。】

“第三次临朝听政……”刘邦抽了抽嘴角,“是司马家的皇帝死得太早,还是他太能活。”

“肯定是前者了,”吕雉看了眼刘邦说道,“不看看皇帝都多少岁。”

“这应该是可以和刘秀建立的汉相比比的短命皇帝了。”

刘邦:……

“这可不一样,”刘邦看着吕雉,有点不满地说道,“汉的皇帝登基年龄更小,且汉是外戚,宦官轮流掌控。”

“东晋……虽然也有太后临朝听政,但一直都是士人把持。”

【谢安、王坦之等人因拥立之功,受到重用。】

【公元377年,谢安推举侄儿谢玄为兖州刺史。】

【两年后,谢玄又驻节北府。】

【并在此期间招募刘劳之,刘轨等骁将。】

【整个他们麾下的流民,组成“北府兵”。】

“北府兵!”听到北府兵三个字,李泰两眼放光。

“正是靠着这些兵,才能打赢淝水之战,才能帮助刘裕建立刘宋。”

【公元382年,苻坚大举攻晋的计划公开。】

【本以为会有多数人支持的苻坚见多数朝臣都反对伐晋时,坚持己见。】

“这时候怎么就不少数服从多数了,”李泰看着神迹里满朝的不通过,但是苻坚依旧决定伐晋,不禁扶额道。

“是呀,”李治也点点头,“别人说得他不听就算了,他最信任的王猛也在公元375年去世的时候,反复提醒道,不能讨伐晋朝,应该先治理国内。”

“他就是不听……”

“内部不稳,各个民族的将领心怀鬼胎,如何打赢。”

“这是一方面,”李世民突然说道,“将领心思不纯,还有一方面是他的考虑不周到。”

“就算淝水之战打赢,后来的长江天堑又该如何。”

“前秦就没有什么水师,必败。”

“可惜了,他被统一天下的想法蒙蔽了双眼。”

“是呀是呀,”李泰立刻点头道,“要是王猛活着就好了,一定能劝住苻坚。”

“这也不好说,”李世民继续说道,“不过苻坚肯定不会失败地那么彻底。”

【甚至已经安排司马曜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

【并为他们在长安修筑好府邸。】

……

“这……”扶苏摇头道,“他都这么自信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