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0章 突如其来(第2页)

宁安庄也是装备齐全,一万多百姓纷纷擦拳磨掌,蝗虫是吃腻了,可完全不影响储存,去年有了经验之后,蝗虫的保存也有更好的想法。

田言一边组织麦子入库,一边开始准备捕捉蝗虫,蝗虫粉营养价值真的非常高,一年时间的孕养,如今宁安庄中个个小孩壮如牛。

“都准备好,蝗灾到来第一时间冲出去,我要用最短时间填满仓库。”

田言再次豪言壮语,作为校长本身就是实力象征,如今董苏岩几乎不管账,他就越的权势滔天了。

“田老放心,蝗虫可是好东西,我家那娃儿一年长了半个头,估摸着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就有一米八了。”

“可不就是,我闺女也长了不少,估摸着都成大姑娘了。”

周围不少人都哈哈大笑,大姑娘这词用的妙极。

宁安庄一片火热之际,黄河之上终于有了动静,几十条船不断往对岸运人。

“拓养坤?回报,拓养坤来袭。”

士兵一个个都脸色大变,好在王宁创造了打谷机,不然恐怕这一次要被打的措手不及了,耕种一年的麦子要喂了狼了。

消息传回激情四射的田言直接蒙了,董苏岩却一脸愤恨,陈凉席跃跃欲试,梁建业早就满脸喜色。

“拓养坤不愧是老贼,竟然跟我玩突如其来,也好,这一次就好好打一场。”

“不错,哪怕大人不在我们一样无敌。”

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事宁安庄没有慌乱,所有人都隐隐约约有些期待之色。

战事意味着死亡但同样意味着功劳,一颗贼人头颅兑换一亩良田,或许对很多人而言实在微不足道,可对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太重要了。

大明朝后期百姓基本无田可种,豪强几乎将所有的土地都分完了,从宋朝起,豪强与百姓的终极矛盾就是土地。

清朝建立之后,这个矛盾并未得到改善,这才有了地主的说法,最后农民推翻了地主,走的就是土地革命的路子。

一亩地不多,可是在灾荒的年代却能让百姓吃饱,让活命。

不多时宁安庄外尘土飞扬,拓养坤来了。拓养坤也傻了,他本来准备来打野的,结果看到是一地鸡毛,是真的鸡毛。

“不愧是老贼,军容不错,人数大约在三万,应该是倾巢而出了。”

“看样子是受了李自成的命令,有些麻烦了。”

顾勇拉出一支千里眼,看向远方,浓烟滚滚之处有几百架马车,后面拖着一门门大炮,数量不下两百。

“那些家伙不简单,应该是6斤炮子的火炮。”

“这一战他们是冲着灭庄来的,都说说该如何?”

战前备战是非常有必要的,宁安庄一直都是会议模式,开战前要战略部署。

今天的第三章奉上!希望大家能喜欢!

宁安庄夏收已经完成,麦秆清理完成,冬麦也开始逐步入仓。

庞大的粮仓已经堆得满满当当,大家伙的脸上也是笑容满满。

“认真做统计,这也是你们的功课。”

田言带着一群娃娃在仓库外指挥,宁安庄采用大锅饭的模式,虽然不是非常适应,但眼下还不错。

“先生放心,我们肯定不会让一粒米丢掉的。”

“就是就是,我们都是分开统计,对不上就重新统计,不会出错的。”

田言满意的点头,一旁的小娃赶着鸡鸭回来,也在清点数量。

这些鸡鸭半月时间就长大不少,让他极为欣慰。

蝗灾已经到了武陟,马上就要到这里了,可宁安庄丝毫没有恐慌,因为那是宁安庄财的机会。

灾难在王宁的一波神操作之下,如今可是祥瑞了,无数嗷嗷待哺的百姓都纷纷等着蝗虫到来。

秋收刚完成,蝗虫到来让不少人都激动不已。

宁安庄也是装备齐全,一万多百姓纷纷擦拳磨掌,蝗虫是吃腻了,可完全不影响储存,去年有了经验之后,蝗虫的保存也有更好的想法。

田言一边组织麦子入库,一边开始准备捕捉蝗虫,蝗虫粉营养价值真的非常高,一年时间的孕养,如今宁安庄中个个小孩壮如牛。

“都准备好,蝗灾到来第一时间冲出去,我要用最短时间填满仓库。”

田言再次豪言壮语,作为校长本身就是实力象征,如今董苏岩几乎不管账,他就越的权势滔天了。

“田老放心,蝗虫可是好东西,我家那娃儿一年长了半个头,估摸着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就有一米八了。”

“可不就是,我闺女也长了不少,估摸着都成大姑娘了。”

周围不少人都哈哈大笑,大姑娘这词用的妙极。

宁安庄一片火热之际,黄河之上终于有了动静,几十条船不断往对岸运人。

“拓养坤?回报,拓养坤来袭。”

士兵一个个都脸色大变,好在王宁创造了打谷机,不然恐怕这一次要被打的措手不及了,耕种一年的麦子要喂了狼了。

消息传回激情四射的田言直接蒙了,董苏岩却一脸愤恨,陈凉席跃跃欲试,梁建业早就满脸喜色。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