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3章 庭荫槐树如绿伞遮风挡雨伴我住下篇(第1页)

(续)庭荫槐树如绿伞,遮风挡雨伴我住(上篇,中篇)

这颗槐树也给了我许多人生的感悟。

冬天的槐树,经过雪的洗礼和装饰后,仿若那些出尘的隐士,隐居在山村,置身于山野,简简单单,无欲无求,始终以一种清丽脱俗的姿态,静静的在那里修行。

树总让我着迷,尤其是站在一棵老树面前,就感到站在雄浑的生命交响中,时光停止了,滑落了,只有深情的流淌。树是生命的经典。苍老的树干,浑厚的树冠,青春的花朵,新嫩的芽尖,世界上没有一种生命能够有如此完美的组合。在树的岁月里,老去的只有时间,留住的却是青春,落下的只有枯黄,长出的却是新生,树的梦想,在微风中翻飞,树的日子一派欣欣向荣。我回归田园,回归自然,一个人在山村生活,多多少少是受了这棵树的影响。多少个日日夜夜,下雨了,天冷了,刮风了,天寒了,一个人孤独了,没有人陪着说话寂寞了,一个人的饭食特别简单,过于粗糙,这样的生活必须要有隐士的追求,隐士的风格,隐士的生活态度,才能够坚持下去,当我遇到困难打退堂鼓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槐树这坚忍不拔的性格和不惧天寒地冻的勇气,遇荒凉而不卑微,处繁华而不骄狂,纵沧海换作桑田,我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当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方向各有双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根据佛经中的说法,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双树,分别意味着“常与无常”、“乐与无乐”、“我与无我”、“净与无净”,这四种境界,是佛为世间众生之苦开出的良药。“常与无常”,是让人远离无常之境,而守真常之乐;“乐与无乐”,是让人体会佛法之乐,远离世间五欲之乐;“我与无我”,是让人放下我执,体会无我;“净与无净”,是让人出离一切世染之不净,而归回无染之净……

我坐在槐树下写作,时间久了觉得这槐树又像那些洒潇飘逸的诗词雅客,在悠悠天地间独弹古调,品酌清欢,自是花魂诗境,风骨不减。

三年了,我始终不敢忘却与它流年里的那些相守,看惯了春花秋月,送走了多少个寒暑,告别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唯独念念不忘与槐树相伴的时光。那种我精心培养槐树成长的园丁期昐,那种殷殷切切的期待,那种一起成长的欢心,那种看着它茁壮成长的莫名的欢喜,还有一直幽居乡村与槐树相伴的依偎,朝夕相处,或树下纳凉,或午后在树下闲坐阅读,或躺在树下小息,每逢槐花盛放,它又给我甜蜜初恋的感觉……不舍抛却,也不忍辜负。

与一棵树共生长,与一棵树共守望,迎着风,迎着雨,迎着酷暑和寒冬,一棵树像我们的家园一样,张开呵护我们的臂膀。我们和树作为彼此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其实已经深深融入彼此灵魂的跳跃和经络的脉动。

相遇一棵树,从春到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曾与太阳肩并肩,曾与星星月亮私语情话……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愫,是一份美丽的缘,它美丽了我的眼眸,美丽了我的生活。

蓝天白云,风轻云淡,寒来暑往,槐树伫立在清幽的院落,守着青墙黛瓦,陪我红尘起落,无论刮风下雨,遮风挡雨,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看似普通平凡,实则情深似海,慧心难得。

“万物皆有灵”这句话用在此刻再合适不过。在我的心中,它已不再是一棵简单的树,而是与我心灵相通的老友,站在它的脚下,让我觉得人生不再繁杂,灵魂有所依托。

宇宙中的每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或长、或短、或丰富、或平淡,但都值得尊重,值得回味。就如眼前的这棵树,让我觉得生命如此奇妙,令人心生敬畏,大自然如此美妙,让人心怀敬重。

回来的好几个夜晚,我都曾梦到它,场景是那么一致和清晰:一个温暖的午后,我坐在大树下的田埂上,手里拿着一束芨芨草或芦苇,就这么静静地坐着,陪着它看夕阳……

或许我的前世就是一棵大树,长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孤独而倔强,用自己的方式,吸引着相似的灵魂。

热门小说推荐
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

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

简介关于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一心扑在实验室的盛夏晚被老爸指派回去给只想在娱乐圈里混日子的弟弟妹妹当家教。又毒舌又文盲,已经高中毕业数年的影后妹妹。又臭屁又自大,已经休学的偶像练习生弟弟。看着满屏幕拉不到底的黑料,盛夏晚很想问问老爸,这两人还要救吗?再过三个月,高考就要...

天才纨绔

天才纨绔

分享书籍天才纨绔作者陌上猪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天才纨绔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天才纨绔最新章节天才纨绔无弹窗天才纨绔全文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我有一座恐怖屋

作品简介散异味的灵车停在了门口,天花板传来弹珠碰撞的声音,走廊里有人来回踱步,隔壁房间好像在切割什么东西。  卧室的门锁轻轻颤动,卫生间里水龙头已经拧紧,却还是...

明末匪事

明末匪事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o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