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01章大明新政(第2页)

赵泰正在看着内阁送上来的奏疏,从其中发现南北党争的苗头已经出现。

几名江南行省布政使的人选,都遭受了数本奏疏的攻击。

北党和南党推出来的人,对方都不满意。

迁都洛阳没一个月,就有两员高官,遭到揭发,被赵泰趁机罢免。

“这就掐上了!”

赵泰看完奏疏,不禁陷入沉思。

他想着老朱在建国后,是如何解决淮西党和浙东党的问题,以及隆武后期,两党的斗争为何突然消失。

赵泰以前想不通的问题,如今坐了皇帝,却能很快找到关键原因。

党争不是问题的起因,而是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党争。

当年跟着朱元璋的淮西勋贵,能够打天下,却没有能力治天下。

朱元璋在进入南京后,便开始招揽人才。

他击败陈友谅后,只用大半年的时间,就兼并了陈友谅的地盘,导致他必须启用招募的文官,去统治这些地方。

这就导致了朱元璋集团内,多出了一个以浙东文官为首的集团。

();()  在明朝建立后,淮西勋贵与浙东党之间,为了利益发生党争。

朱元璋作为一个古代皇帝,并未制止,而是暗中推波助澜。

他挑动两派争斗,最终利用几个大案,将两派官员几乎都杀了个干净。

等帝国用八股取士选出来的官员,逐渐占据各个位置,两党之争消失,帝国也实现了中央集权。

赵泰不得不承认,老朱是个很厉害的皇帝。

用八股取士,来给文人洗脑,挑选忠于他和大明的官员。

利用两党争斗,搞掉一批官员,就换上八股取士来的官员。

那些淮西兄弟,被杀得那么惨,最恨的却不是朱元璋,而是浙东党。

现在赵泰要集权,要改革,无论是北党还是南党,都不是适合的人选。

他现在也可以学老朱,躲在两党身后,让两党相互攻击。

届时两党搞掉一个官员,他就可以借机任命一名官员,最终实现官僚队伍的换血。

不过,赵泰并不是老朱,他要的也不是一个明朝。

老朱的办法,能够借用一些,却不能照抄。

赵泰想到这里,提起毛笔,开始书写,

旧官僚需要被新的官员取代,那么大明必须建立新式学堂,培养日后改革需要的官员。

新式学堂,办在南方,必然会遭受传统士大夫的激烈反对,那么学校暂时只能放在北方。

赵泰提笔书写,“兴办学堂??????”

山东勋贵和北方世侯控制军队,兵权必须收归中央。

为了保持军队的战力,保证军队对大明的忠诚,那么军校必须办起来。

赵泰又提笔急书,“于洛阳设立,马、步、炮、水师学堂??????”

眼下赵泰治理天下,还无法完全离开南宋降官,同时蒙古的威胁没有解除,勋贵和世侯也不能立刻得罪。

一切都需要等他培养出一批新官员,新的军官出来,才能逐步将国家带入近代化。

他伏案书写,一份新政的初步方案,便出现在案前……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