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章 定制(第2页)

他听到敲门声,放下电话,快步过来开门,一眼看见两个衣着普通二十岁刚出头的两个年轻人,后面还跟着一位黄头蓝眼睛的外国女人,衣着也很朴素,心中觉得有点怪怪的。这几年来跟他订购产品的人,基本上都是穿着光鲜亮丽极为奢华之人。也是,但凡是找他订购产品的,那就是不低于1oo万以下的产品。只要能订购起1oo万的产品的人,他们的身价都不会少于几百万的。衣服能差了吗?

然后疑惑地问:“有事?”

在以貌取人的世俗中,郭吉慧也不能例外,他不认为来的人是来洽谈生意的,而且怎么还有一个外国女人呢?说他们是刚起步的自媒体的直播团队吧也没见他们大包小包的,手中也没无人机,也不举着个通讯器晃来晃去的。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张宝田看郭吉慧迟疑的眼神,就主动介绍:“郭经理你好,我们是从罗曼岛来的,光华重工生产的一种产品,我们很看好。所以专程来贵厂订购。”

郭吉慧礼貌的点了点头。估计也就是出于礼貌。

然后摆出请坐的手势说道:“欢迎,欢迎”。心里却是在想,不会是骗子来了吧。

张宝田又介绍说:“是这样的,我们老板要开一座新的娱乐场,需要往地下钻,竖井3千米左右,要经过复杂的岩石层,我们从网上看到贵厂有专门破岩的掘进机,因此专程来你厂定购更适合我们使用的机械。我们想应该名叫钻掘机,又能往下钻,又能同时将物料取出的那种机械。”

郭吉慧浸淫销售3o年以来,走过的桥比新手走过的路都多,他立刻知道他们要干啥了,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主啊。他笑着说:“这个产品先是要厂里研部去搞出来,才能经由我们和你们签订销售合同的。”

“这样吧,我们一起去一趟研部门,你把你的要求讲一讲,看一下他们能不能给研你所需的产品,然后咱们再放定金,等生产出产品,你们验收之后再把全款打过来。你们觉得怎么样?”先来了投石问路,然后话锋一转就问他们:“据我所知,普通的掘进机都得2oo万一套,刀头也得1oo万,按照你们要求生产的机械的话,我们可能定金都得要求你们放1oo万,完了以后具体产品的价格还要根据生产的成本核算以后,才能跟你们敲定最终的总价格,因此你们得支付最少1oo万的定金。到时你们能支付起定金吗?”这才是他这次谈话的最最关键的目的。其他的都叫铺垫。要不说做销售经理吧,那绝对是老油条了。

刘桐明白他是看他们穿得不怎样,心里有点轻视他们。他从容不迫的将维安娜两次转账给他的记录,第一次55万和第二次转账1oo万的记录,让郭经理看了一下说:“郭经理请放心,只要你厂能按我们的目的生产产品,图纸,论证过关,定金的钱不是问题。我虽然是个跑腿办事的,但你也看到了,我们经常过手大额资金,钱这一块你放心。只要产品生产出来,我们验收成功了,肯定全额支付。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产品要适合我们,产品使用中质量是否可靠?”

郭吉慧哈哈一笑说:“我们光华重工就是靠过硬的质量起家的。这个请你放心。”

张宝田看郭吉慧面色缓和了许多,知道他看了刘桐的真实转账记录后也基本上相信他们了,就站起来说:“那咱们去一趟研部?”

几个人都站起来,郭吉慧在前边带路,他们在后边跟着。

经过七拐八绕的才找到了研部。在1栋旧的小二楼内。研部内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的声音。光华重工虽然工厂挺大,但在产品研上谈不上重视。从研部在厂内的位置及人员上班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且好像郭经理都没他们的通讯号码。

进入楼内郭吉慧故意大声咳嗽了一声,也没人出来招呼他们。因为门上面连个标牌也没有,他们只好一家一家的找人,其中好几个房间从门锁就能看出来,好久没开过了,因为门把手上满是灰尘,话说人们卫生也不清理吗?

走到2楼终于看到有一个房间的门虚掩着,几个人轻轻的推开门后,房间内鸦雀无声,只见有个面向窗户背向门的人正在桌子上趴着写写画画,对于鱼贯而入的几个人仍然充耳不闻。

郭吉慧见那个人也不理他,主动上前跟他打招呼说:“王部长,忙着呢。”

王部长,研部的部长,王元青。从事产品研15年了,光华重工只要涉及工程难题的,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并和具体施工人员探讨,并根据他们的反馈整改机械。由于他的全身心投入,15年来经他手创造的明专利有几百项以上,当然专利权归光华重工所有,但专利的创造者非他莫属。而且他也很醉心于研工作。研部本身正式人员有二十几名。如果没有任务的话,这些人几乎不来上班。只有他这个部长一直坚持坚守岗位。他也是光华重工的,一个不可多得的顶梁柱。

听到郭吉慧向他打招呼,王元青抬起他那头乱糟糟的头来,把手中的笔和尺子放下,问他:“哪阵风把你这郭大经理,郭一亿吹来的?”

郭吉慧也不和他废话,直接就对他说:“王部长,你的买卖上门了。说不准又能弄个专利呢。”

面向张宝田三人他给王部长介绍道:“他们是从罗曼岛来的,专门定制他们需要的产品,这个产品咱们现在没有,就得请你大明家研了,这不你又要有个新专利了。”

王元青一听来兴趣了,立马就站起来,逐个和张宝田他们握手,并示意他们坐下谈。

张宝田他们拣了个干净点的地方坐下后就讲他们老板要开办游乐场,需要开凿3千米深的岩洞,现在需要订购一种新机械,要求这个机械既能向下挖掘又能同时取走掘出的物料。

王元青听了沉思了一会儿,问张宝田:“是不是这个洞比较小,大概两米方圆,人工下去要么怕危险,要么就不计划让上人下去呢?〞

张宝田说对,要实现人工监控,视频远距离操控的那种。

王元青说:“你这个课题类似几年前有人和我们探讨过的一个课题。他们是想在南极的冰层内实现这种操作,我已经给他们设计了一种边掘进边去冰的图样,但他们见了一面之后却没有再来,也没交定金,所以我们也就没有继续跟进这个项目。”

刘桐听到这,眼睛都瞪出眶了,啊,歪打正着,就是要这样的机械。对,就是它。他怕张宝田咬死理,一扭子,一开始撒的谎要继续圆下去,人家已经把话题引到你的真实目的了,你还等啥。你的行程目的不就在冰层钻取问题上吗?马上对王元青说:“王部长,你真是个不简单的人呀。听说南极的冰层很厚,最厚的5千米厚,普通的也有3千米,你都能攻克这个。”

这应该算是刘桐有心机,他顺着王元青的毛儿理下去,肯定算高明的一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