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四章 盟誓(第2页)

“方大人,我说的是名册上有一千五百人。”章县尉说道。

“章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方县令问道。

章县尉冷笑一声,说道:“除去那些花钱顶个名字的,再除去那些老弱,再除去那些只会种地干农活的,能有五百人站上城头不抖都算多的。方大人愿意守城,我拱手交出兵权。”

“这……,如何是好。”方县令本想说点什么,后来一想自家还有几个远房亲戚在厢军中补个名字领一份军饷,只是人从来都没进过军营,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若想守城的话,就只能召集城中豪强大户,让他们把家丁、护院派上去或许还能顶两天。”章县尉说道。

“顶几天算几天总比弃城好,希望太守大人能早日派兵解围吧。”方县令说道。

“此事全由方大人做主,什么时候那些家丁、护院人凑齐了再来寻我。”章县尉说罢,竟起身离去丝毫不给他面子。

方县令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没说。

他不想放弃搜刮十数年才积攒下的家业,只能让手下都头把县城的豪强富户全都‘请’来研究守城一事。

却说章县尉,回到家中闷闷不乐。

此时他的家里也是一片鸡飞狗跳,几名妻妾哭哭啼啼生怕城破之后落得身无分文命丧当场的下场。

“老爷,你倒是拿个主意呀。别忘了,麟儿才十岁可不能犯险啊。”妻子刘氏说道。

章县尉听到儿子的名字就是一怔,是啊,他还有个十岁的儿子呢,那可是章家的香火啊。

其实他心中明白,对方有两万大军怎么可能没有斥候队在周边清场,想去威胜州搬救兵都是一种奢望,何谈太守派人来解围。

再说沁源县的守备军这个德行,难道州城的守军就是精锐?别逗了,都是一丘之貉罢了。

为大宋朝廷捐躯他还不想,这个县尉本就是章家花钱买的,他可没打算为个职位陪葬。

章县尉眼珠一转,心中拿定主意,干脆把沁源卖了换自己一家平安吧,死道友不死贫道,他姓方的如何关自己屁事。

于是他立刻唤来心腹家丁,对他耳语一番。

随后,章县尉立刻叫人为他披挂。

很快,一身戎装的章县尉重新出现在县衙之中。

“方大人,城中的守军我已经召集能战之兵守在西门。不论大人组织多少青壮,现在都必须派人出城送信了,不然我怕晚一点被反贼把城围了。”章县尉说道。

方县令见他一身戎装,以为他也想为自己的家业拼命,于是点头答应。

“方大人,我有一家丁名为章勇颇为机灵,又有武艺在身。送信的事就让他去吧。”章县尉说道。

“求救信我早就写好,麻烦章大人了。”方县令说道。

不多时,之间东城门开了一条缝隙,一个身影骑着马迅出城,向州府方向疾驰而去。

而像杨春、陈达、蒋昭等人则回到少华山继续经营生产,制作盔甲兵刃等军需物资。

暂时少华山还弃不得,不过杜昱也不担心华州之事后朝廷有所动作,因为此时梁山泊大军已经北上,正打算攻打大宋四京之一的大名府。

有人在前面拉朝廷的仇恨,他当然趁此天赐良机,抓紧时间输出,多抢一些地盘。

先说卞祥,带着两万喽啰兵,数十将领浩浩荡荡的下山直奔沁源县城,来到县城外三里处安营扎寨。

沁源县令当官多年,平日里只知道搜刮地方,那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当看到两万多大军长枪如林,早就吓得魂飞魄散,双腿如筛糠一般抖动不停。

衙门中县尉、县丞、都头、马步军都统制齐聚一堂,可让谁说退敌之法谁都是把头一低默不作声。

方县令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开腔,说道:“诸位同僚,如今大敌当前怎么也要拿出个守城之法吧,咱们的家业可都在城中,莫非各位都不想要了?”

章县尉撇了撇嘴,说道:“方大人,你说的轻巧。可知外面那些反贼至少有两万之众,城中兵马才有多少,名册上才一千五百人,你让我拿什么守城。”

“不是还有一千五百人么,咱们立刻派人去州府求救。只要能守上几天,相信太守大人会来解围。”方县令说道。

“方大人,我说的是名册上有一千五百人。”章县尉说道。

“章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方县令问道。

章县尉冷笑一声,说道:“除去那些花钱顶个名字的,再除去那些老弱,再除去那些只会种地干农活的,能有五百人站上城头不抖都算多的。方大人愿意守城,我拱手交出兵权。”

“这……,如何是好。”方县令本想说点什么,后来一想自家还有几个远房亲戚在厢军中补个名字领一份军饷,只是人从来都没进过军营,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若想守城的话,就只能召集城中豪强大户,让他们把家丁、护院派上去或许还能顶两天。”章县尉说道。

“顶几天算几天总比弃城好,希望太守大人能早日派兵解围吧。”方县令说道。

“此事全由方大人做主,什么时候那些家丁、护院人凑齐了再来寻我。”章县尉说罢,竟起身离去丝毫不给他面子。

方县令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没说。

他不想放弃搜刮十数年才积攒下的家业,只能让手下都头把县城的豪强富户全都‘请’来研究守城一事。

却说章县尉,回到家中闷闷不乐。

此时他的家里也是一片鸡飞狗跳,几名妻妾哭哭啼啼生怕城破之后落得身无分文命丧当场的下场。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