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千零九十章 东湖郡(第2页)

参军是很很光荣,战士也很值得尊敬,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孩子送到学堂,上过学的战士更容易成长起来。

不行!

必须让边郡更多的孩子走进学堂。

除了做好孩子父母的工作外,还得建立更多更好的学堂,找更多更优秀的老师。

杨远忽然发现在东湖郡似乎有了更多的目标!

寻找名师很容易,但说服这些名师去边郡任教就不一定了。

有些人能够成为名师是因为学识身后,教育手段,而有些能成为名师则是因为有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而且就算是真正的名师想不想去酷寒之地教学也不一定。

杨远不好用强硬的手段逼迫他们去边郡提高那里的教育水平。

不过这件事情也不是毫无转机,读书人一般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好面子!

作为有名的教育家,他们应该践行圣人的言行,把乾国建设成为一个教育强国。

让大乾的百姓都能沐浴在圣人的教化之下!

();()  想想当初的半圣孟道,连蛮族都能收为弟子,本王现在只是让你们去边郡当老师,你们推三阻四的是为何?

杨远派出去寻找名师的官员将大王的话转达给那些半大老头子们!

气的那些老儒们差点把胡子揪掉好几根!

有些人当人就忍不住暴脾气同意了大王的要求,同意去边郡“支教”;

但也有一部分人非常聪明的没有被激怒并且一怒之下同意前往边郡。

“这么简单的激将法还想让老夫上当!”

“哼!不知所谓!”

当然杨远也打算就靠一两句话就让这些精英学者从气候宜人且繁华的东湖郡前往苦寒的边郡。

除了语言刺激和荣誉、表扬外,还得有更多的物质奖励。

有些人之所以当了名师,不止是他们拥有成为名师的条件,还可能是除了当老师,教书育人外,没有更好的路可以走。

这些书院里的老师都是心甘情愿待在书院里做老师吗?

有些是,有些只是把教书当成谋生的手段。

如果杨远给他们提供一个前途更加光明,待遇更加优渥的工作,他们会心动吗?

会!

一定会!

而且人数还不少。

除了少数性子十分执拗的老顽固外,杨远身上的头衔就能让这些读书人同意他的要求。

不就是去边郡当几年老师吗?

只要能让大王记住我的名字,迟早会从边郡离开,进入王都!

但凡年级不是那么大的读书人,面对杨远的招揽,还是很容易动心的。

多管齐下,杨远为边郡的学子们找了几十个比较有名气的老师和几百个没什么名气但基础扎实,算是合格的普通老师。

一个东湖郡就能找到这么多老师,再从其他郡招募一些,三年之内,边郡的学风就应该有所好转。

但想要彻底转变边郡的风气不是短短三五年就能做到的。

需要杨远常年的关注和投入更多的资源。

这些他都会做到。

大乾是他的大乾,也是所有大乾百姓的大乾。

边郡的百姓已经承受了很多,是时候给他们一些优待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