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2章 朱高炽来了(第1页)

第192章朱高炽来了

在大多数文武百官的印象中,曹玮自从最初声名鹊起以来,所做的事只有一战覆灭北元王庭,打出了赫赫凶名,更是凭此一战封侯!

其余的,便是造蒸汽机、造火车、炼钢铁、提开海、设立钢铁厂和船厂,招收数以万计的天下工匠,给他们以谋生的岗位。

之后又为大明找到石见银矿、找来了海外数种高产作物、改进连火枪、改进神威霹雳炮、造电机、灯泡、无线电报机……

曹玮做的这些,不知造福了多少大明百姓。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人们以为曹玮是一个一心为国为民,满心慈悲怜悯的大善人。

可今天曹玮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想起,曹玮当初可是以一道攻心之计,轻松歼灭北元四十万大军的狠人!那一站大明的损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次河南之地的百姓闹事,恰逢新皇朱雄英初登基。

朱雄英作为朱元璋真正的皇太孙,是众望所归,朝堂上下得声音也很一致,就是以安抚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皇帝的名声总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然而就在这时,曹玮突然站出来说了句“该杀!”

这让朝堂上下众人除了诧异和震惊,还有一股心惊肉跳之感!

曹玮这是要让朱雄英成为大明下一位铁血皇帝不成?

众人议论纷纷,都在小声的交谈着,他们不明白今天的曹玮为何会如此一反常态。

“曹太师。”

最初那名翰林再次开口,他名叫罗真,据说祖上跟唐朝时期靠山王有血缘关系。

罗真很是恭敬的朝曹玮拱了拱手,道:

“曹太师之言,实在是振聋聩,只是下官百思不得其解,我等臣子不是应当一切为民生为陛下考虑,为何要行如此极端之行径?”

“这么做,极有可能对陛下的声誉造成影响……”

曹玮一摆手,“小了。”

“什么?”罗真一头雾水。

“格局小了!”曹玮以一种看不成器的后辈得眼神看着他。

“陛下的声誉如何,在于能否提升展大明国力,让大明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搭建铁路,正是增强国力之举,乃是重中之重!任何人不得阻挠!”

“罗翰林所说,以安抚手段加大补偿力度,确实是一定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但大明岂会是只修这一条铁路?”

“之所以在应天和河南之间修建第一条铁路,是因为应天是大明的过度,河南省则居于大明腹地中央。”

“铁路不仅可以运用于军事调遣,也可以用于民生,然而只这一条铁路是远远不够的,日后大明还要修建更多铁路,四通八达!”

“河南几百百姓闹事,人数确实不少,但若今日以补偿手段解决问题,等日后大明再在其他省地修建铁路,当地百姓有样学样,又闹起事端,莫非还要加大补偿力度?”

“这种事,一旦有了开端,就停不住了!今天只有几百人闹事,明天全国各地又有多少百姓闹事?绝对不止几百人!是千人?还是万人?难道朝廷要一味退步补偿?这要在财政上开多大一个口子?”

“或者说,要等到那时候,朝廷财政吃力,别无他法之下,再用极端手段去处理,一次斩杀千人万人?”

“在我看来,那样对陛下声誉的影响才是致命的!”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大明日后要修的铁路何止以万里计?为今之计,唯有杀一儆百才是正道!”

说到这里,曹玮转过头,看着朱雄英,语气幽幽,像是对百官说,也像是对朱雄英说:

“凡事要以大局为重,目光要放长远一些,此次不但要将铁路修建完成,也一定要彻底杜绝后患!”

“等铁路通车,大明的百姓知道了其中的厉害,自会体谅陛下。”

曹玮一番话说完,挣个大殿落针可闻。

罗真此时额头已经满是汗水,顺着曹玮的话,他才意识到这件事有多严重!

如今天真的以温和补偿手段,撕开一个口子,日后可能要决堤啊!

其余众多官员也反应过来,绝对不能让这种事再生第二次!

几百人杀了也就杀了,虽然会有一时风波,但总会过去,若真等到曹玮所说的那一天到来,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为了眼前的私利站出来要挟朝廷,那可就是牵扯极深的大风波了!

“臣以为,曹太师说的在理,此次事件虽小,但不可忽视日后之祸!”

严震直作为跟曹玮交情较深的官员,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曹玮。

“臣附议!”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