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4章 后龟山求援倭国乱局(第1页)

第124章后龟山求援,倭国乱局

曹玮的建议很奏效,朱元璋很痛快等便答应了赵勉的请求。

就和曹玮所说的一样,工匠们的收入在他眼里也真是没多少,跟倭国的银矿比起来,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孰轻孰重,朱元璋自然分的清楚。

毕竟能早一日召集够数量的工匠,就能早一日的赶赴倭国挖掘银矿。

解决了难题,赵勉千恩万谢的出了御书房,随后回到户部,就命人将消息散了出去。

不仅仅是应天府,还有应天府周边的省、县区域,都派人散布出了消息。

仅仅两三日的时间,应天府周围过百里的范围,就已经人尽皆知。

皇帝陛下要招工匠出海采矿,单月可以额外领一多半的工钱!

一个月多领一多半的工钱,两个月就足足多出一整个月的收入!

民间工匠们财的机会不多,这次算是一个,他们定然要牢牢抓住!不然怎么中照顾家人温饱?

一时间,周边各地的工匠纷纷告别了家中妻儿老小,踏上了前往大明都城应天府的路程……

半个月时间过去,

“大人,名额已经满了。”

户部府衙内,一名侍郎手里举着册子,跟户部尚书赵勉汇报。

赵勉坐在桌子后方,放下手中卷宗,接过册子,一页一页的翻查,最终确定无误。

“好,你先派人将所有工匠安置好,我这就去与陛下汇报。”

“诺!”侍郎拱手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赵勉则是立马起身,拿着那本册子一路向御书房行去。

在赵勉原本的料想中,招募五千名工匠,此事每一两个月绝对完不成。

因为户部要一个一个的去核查,然后去招募,另外还涉及到了让那些工匠背井离乡,离开大明远赴倭国。

不用想,这种事没多少人愿意做。

但是在听从了曹玮的建议之后,放出了给工匠涨了一部分月钱的消息,效果竟出人意料的好!

每天都有各处而来的工匠来报名,短短半个月时间,五千名工匠就已经招募完毕。

最简单的办法,往往最能解决问题。

到了御书房,跟朱元璋汇报工匠名额招满之后,朱元璋也很是开心。

五万大军早已经集合完毕,如今工匠也招够了数量,下一步便能开赴倭国,开采银矿了!

于是朱元璋当即下令,五千工匠随五万大军一起前往杭州,到了海军总督府之后,乘船前往倭国。

当日下午,应天城外五万大军与五千工匠便浩浩荡荡的出。

此时,

已是五月中旬。

在另一边的倭国境内。

朱棣也是丝毫没有闲着,他派出了千余名士兵,前往倭国南北两朝交战之处,每日汇报双方战况。

其余的,便是一日不停的带领士兵尽可能的挖掘银矿。

虽然没有专业的工匠,但朱棣麾下有整整四万大军,即便分出一半去把守石见山周围,和看守海上的战船,剩下的依旧有将近两万人,挖掘的进度也没慢到哪里去。

自从年初曹玮带着银石乘船返回大明,朱棣带领士兵一共开凿了三个矿洞,如今每个矿洞都有了将近百米的长度。

可以说石见山的挖掘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只要等曹玮返回大明,朱元璋再派专业的工匠过来,银矿开采工作就能进入正轨。

大明挖掘石见银矿进行的顺风顺水,但倭国本土的势力,北朝足立氏和南朝后龟山天皇却依旧打的你来我往。

年初开始,在经历了五个月的攻防战拉锯之后,后龟山政府的防线,再一次从下吕退到了郡上。

北朝足立氏兵力强大,后龟山不敌,只能被动的打守卫战。

但倭国国土面积狭小,守卫战也难以长期为继。

后龟山已经记不得这是己方第几次防线被北朝攻破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