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四章 李进(第2页)

此时还停留在巨野泽的船还有六艘,四艘济北国贡船,两艘济南国的漕船。

有七艘漕船正被火烧着,不断冒着黑烟。

看到这七个巨大的烽火,估计附近防盗的亭长就会来了吧。

天亮了,幸存下来的漕船都不约而同相互靠拢。

济北国那边的意思是,喊几个亭长和船把头们到船上来,一起商议一下,后面该怎么办。

孙逊有点担心,谁知道那济北国上的贡船上是贼还是民呢?

万一要是贼寇,他这一去,可不就是羊入虎口吗?

后来还是张冲建议,把剩下的六艘船,都用木板连成一片。

到时候,真有啥事,他也能带着孙逊杀回来。

听到这个,孙逊才安稳,他现在对石崽子是百分百放心。

这个是真猛!

果然,听到孙逊的提议,其他几艘也纷纷叫好,那济北国的贡船也没说啥。

就这样,六艘船在这巨野泽连成了一座浮岛。

————————————————————————————————

张冲护着孙逊登上济北国的贡船,见到的就是一个头顶窗口的汉子:

“斗剑术,精通。”

这是一个头带皮弁的武人,脸色黝黑,丹凤眼,细薄的嘴唇,身后跟着一众武士,各个都显示出“斗剑术,熟悉”。

他看到众亭长上来,抱了抱拳,主要是对孙逊和另外一个济南国的亭长做的。

其他三个济北国的船把头,明显就是他的手下,上了船就簇到他身后。

“某家是济北国的卫士长,韩……”

这人名号还没报,张冲就看孙逊和另一个亭长已经拜倒。

孙逊看张冲还傻站着,连给他使眼色。

张冲就当没看到,跪是别想我跪的。

那姓韩的卫士长习惯了别人拜伏,见这布衣黔还楞在那,只当他是乡野人,不知礼仪,索性也不管。

他继续讲:

“昨个那一晚,某家带着众卫士杀散了水匪,但终究力薄,救援不及友船。

再加上天黑,水文不明,贸然行船恐遭倾覆之厄。

所以,天一明,某家就把各位把头叫来,大家好议一议。

某家是这么想的,各位是漕船,某家是贡船。

虽终点不同,但总是一路。

朝廷法度森严,你们有失期之罪,某家亦有失纲之责。

所以某家觉得,这船还是要行的,到了乘氏,我们可依情报官,让济阴郡的人追查此事。你们看可否?”

说是商量,但这人都已经说出办法,那两哪还敢不应呢?

所以,事情就这么愉快都决定了。

就在中众人要走,那韩侍卫长又吱了句:

“昨夜,我数灯火数,原觉得损失应该没那么大。

等天一明,才知道昨夜有人多张灯火,故作疑兵。这是哪位好汉想到到。”

孙逊伏着,接话:

“容下吏孙逊禀,昨个夜里,是仆属船把头张冲者,谏臣多张火把,以张声势。昨夜厮杀,也多赖其奋勇不惜身,仆才得以保全。”

张冲抱了抱拳,作揖承不敢。

韩侍卫长看了看张冲,只觉得他桀骜。没了谈兴,勉为夸了句:

“好男儿”,就示意大家散去了。

孙逊和张冲一回到自家船上,就忍不住抱怨:

“二子,你咋回事。给你使眼色,你看不到吗?

恁以为那韩卫士长,和我一样是个斗食小吏?人家正经的官身,秩比四百石。

你要知道咱们历城县那么大,口数万,其县令不过千石,整个历城都没几个能在他面前摆谱的。

你个灌夫儿,谱咋那么大?”

看孙逊越来越激动,张冲赶紧讨饶,又起了个话头,岔开这段: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