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九章 新婚二(第2页)

以上皆是沾亲带故的亲戚,王羲之的好友,东晋名士许洵、孙绰,名僧支遁等人前至。

会稽王司马昱不能亲至,特命世子司马道生代他前来祝贺,王凝之作为同辈,亲迎其至花厅中。

钱唐的刘宏青、胡庆彤、丁春秋几人结伴前来,现以迎至厅中。

至此,王家宾客皆至,可谓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了。

今日的盛况,与几年后的兰亭雅宴之况,相差无几了,哪一个不是当世声名显赫的人物。

王家的宴席分为六个大厅,二十个小厅,亭轩中亦有宾客落坐,吃酒谈玄,闻琴声悠扬。

夫君拜堂这一结亲的环节,源于北宋时期,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有迎亲、宴客、洞房三个环节。

或许是因为东晋侧重玄学,轻视儒家礼仪,少有结婚的盛宴。

王凝之迎娶谢道韫,之所以如此盛大,一是因王谢两家联姻的缘故,二是因为王羲之的声望了。

虽然王凝之少有谦逊的名声,但和东晋大名士王羲之相比,目前还不值一提。

正午时分,众宾客兴致之时,王凝之一一拜见前来祝贺的长辈们。

先从琳琊王氏的族长王洽开始,王凝之给厅中的叔父敬酒,依次是王洽、王荟、王劭等人。

最后,王洽笑着祝贺王凝之、谢道韫二人天长地久,并短聊了一会,说起王凝之小时候出生,他还到场过呢。

那时候,琳琊王氏的前任族长王导仍在世,王羲之在建康任职,正值建元二年(公元334年)王凝之出生。

当时的王羲之就已经少有盛名了,很受叔父王导的看重,因为王旷的原因,一直借住在王导、王郭的家中。

因此,王羲之与王洽的关系也很不错,是从小玩到大的族兄。

一刻后,王凝之来到另一间大厅,全是谢氏之人,阿父谢奕,叔父谢安、谢尚等,王凝之笑着一一敬酒,不一会儿便是十几杯酒下肚。

“凝之啊,好酒力嘛!”谢奕看着王凝之红润的面色,哈哈朗笑道。

“与阿父比不算什么,美酒如清水,您喝的畅快高兴就好。”

王凝之端着琉璃酒杯,来到谢奕面前,又敬了他一杯。

转眼,王凝之用了半个时辰,拜会了庾氏、郗氏的长辈们,以及会稽王世子司马道生。

下午申时(四点左右),王凝之依次来到王氏、桓氏、谢氏的同辈厅中,收了一波祝福。

大多都是王凝之认识的,如王氏的王承之、王茂之,谢氏的谢朗、谢瑶,桓氏的桓伟。

最后是许洵、孙绰等人的子侄,好友刘宏青和丁春秋等人。

“长度(谢朗),今日失陪了,改日长叙,二弟和五弟帮我招待。”

所谓二弟、五弟,则是王涣之和王徽之二人了。

王家的私酿美酒虽然只有啤酒的度数,但喝多了也是受不了,不仅很醉,而且肚子还胀。

王凝之后面干脆不喝了,和他们聊起了天,大家也不在意,改日补回来嘛。

在场的都是雅士,十分大度,宴宾的目的是祝贺,不存在劝酒一说。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