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六章 至善至仁1求月票(第2页)

而是通过官府垄断,刻意将灶户出产的食盐压到不足原来的一半。

然后再将这些盐卖给商贾,以此实现获利。

这就完了吗?

没有!

不要忘了,还有个市法和均输法在旁边。

李察靠着法令,强迫盐商必须和他借钱,由此产生盐息钱。

你不借?

那就不要在京东路卖盐!

于是,靠着这一手,当年李察就从榷盐和盐息钱中获利过二十万缗!

一个榷盐,就顶过去整个京东路一年的商税收入和其他杂税收入总和。

李察因此被调任鄜延路,担任转运使,去准备五路伐夏。

而接任李察的吴居厚,在李察的经验上,更进一步。

吴居厚走马上任后的第一年,仅仅是盐息钱,就已经过了李察当年全年的榷盐收入——达到二十四万缗。

消息传进汴京,几乎没有人相信。

直到吴居厚把过三十六万缗的铜钱,搬到了汴京的封装库。

在真金白银面前,不信的人也得信。

吴居厚怎么做到的呢?

答案是和保甲保马法一样,层层加码!

他给他的下属规定了极其严苛的税收目标,做到了的重重奖励,从升官。

有人因此一年就从选人跳进了京官!

这太刺激了。

所以,京东路、京东西路的榷盐收入,每年都是有增无减。

于是,吴居厚开始路径依赖。

其后榷铁、榷酒都用上了相同手段。

特别是榷铁!

为了增加收入,也为了多卖铁器。

吴居厚直接命令,整个京东都转运使下辖的州郡百姓,不允许私人修补铁器,也不许私人买卖。

即使这样,还是来钱太慢。

于是,他强令下属,回去分配各的榷铁份额。

依旧是层层加码。

搞到最后京东路各百姓,最多的四户人家就必须定期和官府买一件铁器!

这还不算完,吴居厚后来觉得,赚钱那里有铸钱快?

于是打算用京东路的出产的生铁,强行上马铸钱而且一铸就是折二的大铁钱!

可问题是,京东路本身没有使用铁钱的习惯,大宋用铁钱的是陕西路和四川。

所以他需要把铸造的铁钱,运到四川或者陕西。

然而,运输费用非常高昂——要不是这个原因,交子又怎么会出现?

第二个就是,京东路出产的生铁太脆,铸钱的话损耗率太高!

可吴居厚才不管这些!

强行上马,强迫承包矿坑的矿主、铁匠铸钱,层层加码,分配限额,完不成的就罚到底!

吴居厚推行的诸多政策里,唯一一个没有民怨的是榷酒。

因为,酒商巴不得官府多卖酒曲给他们回去酿酒,有多少他们就能吃下去多少!

而在现代,吴居厚这种玩法叫‘古典官营垄断经济’。

早就已经被抛弃,只有在黑非洲的那些仁君典范们的身上才能看到。

正常人是不屑于这样刮皮的。

既没有什么油水也缺乏效益,代价也实在太大。

……

向太后看着赵煦的神色,并无抗拒。

她在心中舒了口气,她和太皇太后就怕六哥年纪小,分辨不了善恶是非,却又一片纯孝,要护着大行皇帝生前的这几个看重的大臣。

不过,想了想,向太后还是试探着问道:“六哥觉得,应该怎么处置他们?”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