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家宴(第1页)

喜欢玩胡子的小小朱,最近对朱标的胡子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的宝贝儿子就是对各种胡子情有独钟,上次Judy的胡子更是被小小朱连拔了好几根,现在各位亲王都开始蓄起了胡子,只希望以后进京的时候能被小小朱拔下一两根。

饭桌上的焦点肯定是小小朱的,只不过小朱也是无法忽视的存在,虽说是朱标的生日,但是吃完饭后,几个弟弟甚至是朱允炆都在等着小朱的训话。

虽说坤宁宫的饭桌没有规矩,但是这也只限于“家宴”,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大家还是很有默契的严守规矩。

其实对于朱标的儿子,小朱也都不怎么了解,除了一个大葱明朱允炆以外,其他人都是小透明,更何况根据老朱的皇明祖训,除了朱允炆这个庶子之外,其他人的皇位继承顺序高的可怕,小朱觉得就算没有靖难,这几个也很难善终,毕竟吴王、徐王的封爵已经是在挖大坑了。

对于大葱明,小朱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虽说小朱是君,他是臣,但是大葱明又是小朱的哥哥,所以对于这个大葱明,小朱只是在想他的封地问题,顺便把黄子澄这些个卧龙凤雏一并打包过去,反正这些人现在也是各个哀叹“怀才不遇”。

小朱这会也打量着毕恭毕敬的大葱明,说道“你想去边塞为王,可知边塞之地生活艰辛,百姓生活更是远不如应天,而且文化迥异,不同文化在那里交融,治理边塞一直都是大难题。”

朱允炆还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回太孙,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且先生常常教导臣要教化一地百姓,臣在想若是能够教化四夷之民岂不是更好。”

小朱好奇道“这也是黄先生的意思?”

朱允炆赶忙回道“这是臣一个人的想法,先生常说四夷之民蛮化不开,不值得教化,不过臣这次想试一试。”

小朱闻此倒也颇为满意“武力征服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后续则是需要推行汉化,教化百姓,这是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步骤。武力是教化的保证,而教化又是武力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臣谨遵教诲。”

虽说朱允炆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小朱也不知道,但是至少在明面上,朱允炆是完全接受了小朱的言论。

小朱想了想说道“安南这地方虽说偏了点,但是整体上还算不错,若是从广州出走海路也不算太远,现在应天到广州的铁路正在建设,将来借道广州来往应天与安南倒也方便。并且安南在汉唐时代都是汉土,我等只是恢复了中原旧土,相较而言安南的文化更加接近于中原,而且安南也兴儒学,到时候你把黄子澄和方孝孺都带过去,应该是不错的。”

听说能够带上他心心念念的方先生,朱允炆更是开心,赶忙躬身言谢。

小朱已经想过很多次把朱允炆扔到安南去了,张玉坐镇安南小朱还是比较放心的,但是张玉毕竟是武将,还是缺一个文治之人。

现在已经通过一些封赏,开始用温和的手段调离安南的本土势力,若是将来有一个亲王坐镇此地,还是比较理想的,更何况朱允炆这种证明了自己军事能力为负数的人,小朱就更加放心了。

简单的几句话,基本决定了朱允炆将来的命运,小朱开始看起了一个大点的孩子。

由于小朱的魔改,朱标的后宫阵容丰富了许多,而且这几年的朱标也在开枝散叶,虽说吕氏生了朱允坚以后没有其他产出,但是朱标的其他妃子也是频频传出喜讯,小朱也自然而然多出了几个弟弟妹妹。

对于多出了妹妹,小朱还是很开心的,反正小朱眼里就是联姻的工具人而已,对于小朱来说,宗室之女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很多地方的贵族目前还眼巴巴的等着大明皇帝陛下赐婚。甚至说勋贵人家的女儿现在也被强行拉过来认了个郡主、县主当成了宗室女使用。

对于几个弟弟,虽说以后需要给他们划封地,但是现在的小朱家大业大,只要别出个弘治把士大夫养的太肥了,经济肯定是垮不掉的。

这会小朱正在逗弄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边问道“这是那个奥斯曼女子生的孩子?”

此时闲下来的马皇后也凑过来打量了起来“这孩长得还真不错,白嫩白嫩的,和寻常的中原孩子真有点不一样。”

听此老朱也凑了过来,虽说都是孙子,但是老朱平时也不会去关心春和宫生的事情,老朱倒是不一样道“还是俺家标儿出息,这西方的女子都为咱们老朱家开枝散叶了,真是祖宗保佑,俺朱家一代就比一代强。”

此时站在一旁的徐妙锦也反应了过来“皇祖父、皇祖母,这件事是臣妾平时疏忽了,殿下的慈庆宫确实该热闹点了。”

老朱则是解释道“徐家丫头,你可别多想,俺就你一个孙媳妇,其他人都不是。”

话说到这个份上,徐妙锦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了,对于这一步她也早有心里准备,最近也是因为在后宫承担了太多的事情,因此把这件最重要的事情反而忘记了。天家能让她先诞下嫡长子已经是格外开恩了,就像他的婆婆常氏一样,生完长子以后吕氏就进门了。皇帝已经年老,通过联姻拉拢朝堂、拉拢地方这种事情太孙也需要承担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