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章 海底打桩求追读(第2页)

大概砸了三十多下后。

老张通过铁杆传来的触感,现已经砸到底了,就会让大家把铁锤子拉起来。

确定铁锤子已经打到泥沙,再让两三个人去扯锚绳,保证其牢固程度后,才会接着打下一个桩子。

而他们打完桩后。

李多鱼则把一颗大浮球,绑在了锚绳和绠绳的相交处,

绑好大浮子后。

打桩船会顺着水流往前开5o米,李多鱼再次绑了个大浮球,然后老张他们接着在这边继续打桩。

一般海带绳五十米作为一个长度,太长的话,遇到大风浪天气,很容易被大浪给拔桩。

而头一次合作,大家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搞定一条5o米长的绠绳。

而李多鱼3o亩海带养殖地,总共需要15o根绠绳。

按照目前这种打桩度,至少要八九天才能打完。

好在老张他们是按桩收费的。

每根桩的收费是一块五。

三百多根全部打完的话,差不多也就五百左右。

在炎炎烈日下,一群打桩人不停重复着同样的打桩作业,不到两小时,所有人全身都给湿透了。

在太阳升到最中间时,打桩师傅们一个个全都坐在船板上,大口喝着茶水休息,有的直接脱掉衣服,盖在头上防止被太阳暴晒。

细皮嫩肉的陈冬青虽戴着一顶斗笠,但双臂还是全给晒红了,这是他工作以来,最为辛苦,也是最上心的一次。

李多鱼由于要不停绑各种浮球,人也累瘫在那里,仰头看着蓝天,正在思考人生中。

一上午过去了,才搞定两亩。

还剩下二十八亩。

想到这,李多鱼多少有点头皮麻,可也得接受这个年代生产效率低下的事实。

4o年后,用打桩机的话,三百多根木桩,不用两天就能打完。

果然,展科技才是硬道理。

而就在他们休息的时候。

一艘小舢板船朝他们的方向行驶了过来,李多鱼看了眼船上的人后,直接站起来,朝他们挥了挥手,喊道:

“阿娘,这边,这边。”

是三叔开着船,带他娘过来给打桩师傅送吃的。

船方靠近。

陈慧英便把一筐的光饼搬到了李多鱼的船上,李多鱼赶紧伸手去接,光饼刚刚烤好,还散着浓浓的焦香味。

饿的前胸贴后背的李多鱼,当场就拿起一个咬在嘴巴上,这种饼虽然香,但很硬得用力咬才行。

最重要的是,非常垫肚子,据说当年戚家军在他们这一带打击流窜的倭寇时,吃的都是这种光饼。

陈慧英说了下儿子:

“你懂不懂规矩啊,应该让师傅先吃,还有都没好好谢谢你三叔,这么大老远开船过来给你们送吃的。”

“都直接尿海里的粗人,哪有那么多规矩。”李多鱼刚说完,这些打桩师傅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慧英一脸嫌弃骂着:“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

李多鱼又咬了两口,随后立马给打桩师傅们分饼,而陈冬青在看到他姐后,便笑着脸迎上去:

“阿姐。”

陈慧英打量了陈冬青几眼:

“好像长肉了,没以前那么瘦了,上次给你捎的那些东西吃了没有。”

“吃了,筱蓉说很好吃。”

“好吃就好,下次吃完后,我再让多鱼给你捎点上去。”

“不用这么麻烦,上次那些已经够我们吃半年了。”

而陈慧英看打桩师傅大多都光着膀子,她一个女的,也不好意思再聊下去,就跟三叔的船先回去了。

李多鱼一连吃了三块光饼。

灌了一大口水后,打了个饱嗝,接着继续绑浮球。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