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7章 公投入汉(第2页)

派遣使者到大汉,请求帮助是假,示弱讨好是真。

在李乾顺看来,攻打吐蕃真的是有手就行,要不是担心汉军偷家,早就对吐蕃动手了。

他最担心的是,在自己一心一意攻打吐蕃时,汉军趁西夏防守空虚攻破兴庆府,因此把宝贝女儿都送给了赵耀。

明面儿上没直接说,其实意思很明确——别打我,我很弱。

在让出大同之前,李乾顺从大同迁回大量精壮人丁,把能带走的金银、粮食全部搬空,又撤回大部分军队,留下数千人完成交接仪式。

最后才让李仁孝携国书和《赠地条款》再次出使大汉。

在冷兵器时代,人口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指标,人口几乎可以等同于国力。

生战争时,为了削弱对方战力,经常会进行屠杀,如果是稍微仁慈一点的,则会把人口迁到自己的地盘去开荒种地当做劳动力资源和备用兵源。

这几年间,大同汉人被赵耀实施的一系列高福利待遇所吸引,十有八九都润到了朔州、燕京一带,现在又被李乾顺强行迁走一波,如今只剩下十几万人。

而且,大多是契丹人、沙陀人以及漠北游牧民族。

赵耀对异族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如果有的选,他更希望留地不留人。

异族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治理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

当然,尊重并认可多样性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可目前大汉正值蓬勃上升期,暂时不需要去探究那些“白左”论调。

集中力量干大事是要任务,万一又像燕京城那样,一山不容二虎,异族想要在汉人的土地上建立国中之国简直是痴心妄想!

赵耀并不是暴虐的屠夫,做不出屠城这种惨无人道的事儿来。

古人云:“治常生于敬畏,乱常起于骄纵。”人生在世再长不过百年而已,没有任何人可以目空一切。

作为君王,更应该心存敬畏,敬畏人命,心有戒尺,方能行有所止,异族的命也是命。

都是黄皮肤,黑头,长相并无太大区别,如果愿意服从王化,两代人后便与汉人无异。

因此,赵耀开展了“公投入汉”行动。

派出大量官吏进入大同,挨家挨户走访调查。每一户放一张表格,记录家庭成员姓名、籍贯、民族等信息,以及是否愿意服从汉化。

小半个月后,调查结果显示:8o%的人都愿意留在大同,服从汉化。

而那些不愿意留下的人,朝廷也都允许他们变卖财产、离开大同,自寻去处。

北宋年间,西北种氏家族五代从军,战死沙场数十人,为了褒奖种氏,赵耀任命种氏的新兴将领种烈为大同军都指挥使。

交接仪式上,种烈身姿挺拔、目光如炬,铿锵有力地对西夏将领说:“我代表大汉禁军接管大同,从现在起,你们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西夏军无不颤栗,以为是种师道复活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