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七回 茅元仪(第2页)

不料,青年视而不见,直直的盯着杨承应,也不避让。

仿佛不知自己身处谁的地盘。

“有!先生不肯屈尊,那我只能在这里为先生接风。”

杨承应吩咐士兵把正堂里的桌椅搬了出来,又请田英娘把家里最好的菜做好,再端上桌。

“你这是什么意思?”青年非常不解。

杨承应先坐下,“先生请坐,容我慢慢道来。”

宁完我也坐了下来,在杨承应的右侧。

看青年犹豫,杨承应又让抓他的士兵退下。

青年皱眉思索片刻后,才慢腾腾地坐下。

“说吧。”青年不耐烦的道。

“我有一个朋友,和先生一样都是归安人氏。他目睹了家国不宁和兵戈战火,凭借满腔报国之心和丰富的学识,写就了一本书。”……

“我有一个朋友,和先生一样都是归安人氏。他目睹了家国不宁和兵戈战火,凭借满腔报国之心和丰富的学识,写就了一本书。”

杨承应一边说,一边注意观察眼前青年的表情。

果然,当他提到“书”的时候,青年的脸色出现了变化。

“这部书叫,武备志!”

杨承应一字一顿的说道。

话音刚落,青年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

“你怎么知道这本书?”青年大叫。

这本书是天启元年刊印,按照古代的传播度,地处较远的辽东还不可能买到这本书。

就算能买到,以这本书主人此时的名气,也不会受到重视。

因为这本书的主人叫,茅元仪。

目前只是京城的小人物,直到武备志广泛传播才声名大噪。

杨承应笑道:“我虽没亲眼见过,却听过它的大名。”

其实,杨承应在前一世看过《武备志》。

由于年代已久,杨承应不敢保证自己看的那本是不是原本。因此没有直接说出里面的内容,只说出书名。

不过这已足够了。

茅元仪确认眼前的少年已经猜出身份,再次坐下。

“你怎么知道我用的是化名?”

“先生用自己的号做名字,我起初没想起来。但麾下士卒说了先生的所作所为,我才联想到的。”

“你倒是挺信任自己麾下的士卒,也不担心他们骗你。”

“抓你的是哨探,相当于我的耳目。我怎么会怀疑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呢?”

“哼,有道理。”

茅元仪放弃了掩饰,彻底的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想来你就是杨承应,辽阳防守战的第一大功臣!”茅元仪道。

“是我。”杨承应很干脆的承认了,接着反问道:“先生似乎知道我的一些事迹?”

“来辽东之前,我曾拜访了前辽东经略袁大人,听他详细说你在辽阳防守战中的贡献和策略。”茅元仪回答的也很干脆。

这让杨承应心头瞬间一紧,茅元仪好好的京官不做,干嘛突然跑到辽东,还在官道停留那么长时间。

目的究竟是什么?

杨承应下意识的扭头看了一眼宁完我。

宁完我猜出了一些,试探道:“如果是投奔辽东巡抚衙门,走辽西最合适。选择放弃6路而走水路,先生的目的不单纯。”

“没错,我察觉到有人在私造兵器!”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