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章 纷乱如麻的亲戚关系(第2页)

山岘捂着嘴点头,“还是娘子细致。”

山氏本想对丈夫说,这些钱是给他买奴纳妾的,不过话到嘴边,还是没说出口,用饭食堵住了自个儿的嘴。

因为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军户不准抱养孩子,就算是抱养,也需要验明资格。

是的,军户已经够惨了,但也要有资格,才能当军户。

而如果现在就让丈夫纳妾,那家里将来就会有嫡子庶子的困扰。

到底让谁去当军户,让谁去当丁,这就是两条人生路。

当军户的那个只能从军,十有八九继续苦捱。

当丁的那个可以去读书科考,花银子打点,可以当个小吏,日子会比军户舒坦多了。

……

“娘子。”山岘看妻子不说话,也就主动说了。

“嗯?”山氏回过神来。

“为夫想写信给各家,一是报个平安,二是请一些人过来一叙,这买牛耕田之事,还是找自家人好。”

“好,官人做主。”

“多谢娘子,为夫敬娘子一杯。”

“官人客气了,请。”

……

山家百多年来,嫁娶数十桩,亲戚众多,不过大家都一样都是普通军户。

目下死的死,逃的逃,还有联系的就剩下十家。

长房祖父的祖父的姐姐嫁入辽阳许家,当年生了两子两女,一女嫁与万家。

许家,万家,如今都是小吏。

许姓有一房九支,万姓有一房七支,其余姓氏六房十五支,人丁众多,但徭役多,生活只能说尚可。

二房祖父的父亲,与鞍山的柳家结亲,其家是驿递。

四房祖父的父亲,与安平山的方家结亲,其家是军中铁匠,生活艰苦,一直靠许万两家接济。

这四家距此,差不多都有三百里,往来不便。

幸亏柳家是驿递,托人帮忙传递,这才没有断了书信。

三房祖父,与凤凰堡的吕家结亲,其家是匠军,完全没有油水,靠做些手艺物糊口,如今尚有一房两支九口人。

四房姑奶,与凤凰堡的程家三房结亲,程家有数人是将官的家丁,原先粮饷较足,还时常接济吕家,但战死之后,人走茶凉,日子不好过了。

程家尚有三房四支十三口人,其中三房有一支两口人。

五房父辈娶了章家女,章家现在在叆阳堡,其家是马户,因马而苦,尚有一房一支六口。

三房姑姑嫁险山堡林家二房,其家也是屯田军,生活艰苦,尚有三房六支二十七口。

其中二房有三支十口,姑姑林山氏尚在世,她有三子,三子娶妻又有三子。

另外还有两个换婚的亲戚,也都是屯田军户。

一是长房姐姐嫁入宽甸堡的石家,那边有马市。

石家有四房七支三十一口,结亲的是长房第二支,二子一女都已婚嫁。

二是三房姐姐加入镇江堡的吴家,那边有互市。

吴家有五房五支十四口,结亲的是三房,一子两女都已婚嫁。

……

许、万、方、柳四家肯定不会来,只是写信互报平安。

对其余六家,则在信上言明,请他们过府一叙。

而他们的回信上,也写明了人员,以及到达时间。

吕家七人、程家两人会结伴乘车而来,先行约四十里官道到汤站堡,再向东南行三十里,傍晚前到。

章家四人会骑马沿河而来,约两百五十里路。

石家会从水路先去镇江堡,在那边住一晚,第二天与吴家一起逆流而行四十多里水路。

林家离的最近,不到二十里,过了河就到,十人都会来吃午餐。

……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