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4页(第1页)

  陈家岳看着她们背影一会,踩油找停车位去了。

  走楼梯快到顶楼时,小冬阳忽喊:“爸爸。”

  裘盼:“?”

  “爸爸,爸爸。”小冬阳指着楼下叫。

  裘盼有所意会,暗惊,停下脚步纠正:“那不是爸爸,小冬阳,那是叔叔。”

  “爸爸。”小冬阳听不懂,偏执地继续叫:“爸爸爸爸爸爸……”小身板在妈妈怀里使力往楼下拱,要下楼找爸爸去。

  裘盼抱不住了,蹲下来放下孩子,虚掩小冬阳的嘴:“嘘,不要乱叫,那不是爸爸,那只是叔叔。”

  这招不好使,小冬阳依旧“爸爸”地念个不停,跳着小脚要下楼找。

  裘母反对教小冬阳学叫“爸爸”,裘姥不认同,坚持教。

  裘盼对此没什么意见,她认为即使没有人教,人也总会学懂叫“爸爸”的。

  各种各样的绘本,丰富的电视儿童节目,哪一样的“爸爸”会缺席?

  一岁两岁不学,到了十岁二十岁,不用学也都懂了。

  没有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张嘴叫“爸爸”张嘴叫“妈妈”,是天然的事,避无可避。

  顾少扬给孩子寄过衣服,他是知道地址的。

  如果他来敲门,裘盼不会堵着门阻止他见女儿。

  他没有来,也没再寄过东西。也许那些衣服是哪里临时多余出来的,他家不需要,才往她家打。又也许他曾经动摇过,只是最后的决定和当初一样。

  小冬阳若知道“爸爸”是这样的,会有多难过?

  孩子到了会叫“爸爸”的年纪,叫就叫吧,但不能乱叫啊。

  一声“爸爸”所承载的责任与压力有多大,当妈妈的裘盼再清楚不过。她和陈家岳将来会是什么结果,比未知数还要未知,何来底气或者说是资格纵容孩子称他为“爸爸”?

  若被人听见了,闹笑话事小,被误会事大。

  “小冬阳乖,听妈妈说,”裘盼哄着孩子,“那不是爸爸,那只是叔叔,你不能叫他爸爸。”

  小冬阳不知听成什么意思了,扁嘴要哭。

  裘盼心疼她,搂着哄:“不哭,妈妈把熊熊给你,你有妈妈。”

  她打开妈妈包,把里面的毛绒熊拿出来放小冬阳怀里。小冬阳抱过毛绒熊,对着它叫:“爸爸。”

  “别叫了。”裘盼无力叹气,又叮嘱:“小冬阳,我们跟叔叔一起去玩的事,是我们的秘密。不要告诉别人,不要告诉姥姥和太姥姥,好不好?”

  一岁半多的孩子,哪知道什么叫秘密?

  万一孩子真的说漏嘴了,裘母肯定会问个不停,问出结果了又肯定各种分析教导和劝说甚至批评和反对。

  很烦。

  见招拆招吧。

  楼下转角处,陈家岳拿着西装外套沉默地听着楼上母女的对话。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