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一章 突围(第1页)

第171章突围

随着“高明寺山堡寨”被郑军顺利拿下,漳平城内外的郑清两军就好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一样,都暂时消停了,只有双方的哨骑之间还是会不时爆一些遭遇战,但两边往往都没有一开始那种要斗个你死我活的意思。

郑军此时正在逐步加强对“西雾山堡寨”的侦察,和清军的遭遇战也主要是爆在石鼓山,西雾山和古海山之间,这些都是“西雾山堡寨”周边的山岭,也是它要比“高明寺山堡寨”要更加难以攻克的根源所在。

虽然万礼和王秀奇都及时做出了反应,但还是有不少索伦部出身的八旗军溃兵突出重围,趁乱逃到了西雾山。翻山越岭,穿越重重密林,原本就是他们从小为了生存训练出来的本事,高明寺山周围的那点阻碍自然挡不住他们。

不过,因为郑军的攻势实在太过迅猛,这些人其实也并没有弄清楚郑军的进攻模式,只知道浓烟散去之后,郑军便已经到了寨墙之下,早先的火炮,火攻,石块,火枪弓箭齐射,以及那些壕沟陷阱,似乎都没能起到阻击的作用。

济哈席因为漳平城西门所在的方位和笼罩山峦的浓烟,纵使远镜在手,但也还是没能看清楚郑军的进攻过程,但是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逃回士兵的反映,也大抵推测出了其中的大半,并派人传令“西雾山堡寨”的统兵将领,让其面对郑军进攻的时候,要将火球,石块与火枪一起配合使用。

当然,济哈席此时早已经不打算再坚守下去了,但他还在等待机会。要知道,以郑军当前的兵马,围攻偌大的“西雾山堡寨”,兵力必然是有些捉襟见肘的,他估计郑成功还会再从长泰等地调兵北上支援。

而无论是援军入营,还是大军安营扎寨,都必然会引起混乱,这就是济哈席等待的机会。而且,他的动作也没那么快,突围还需要做许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避免走漏风声,并不能过分宣扬,这些都无疑增大了他的准备难度。

换言之,除了军中少数高层知道“固守漳平”的计划已经改变之外,其他的普通士兵们,依旧是被蒙在鼓里,以为自己还要坚守死战。

事情确实也正如济哈席所料,武卫营接到了命令之后,随即开拔北上,只是度要比济哈席想象的要快得多。而且,武卫营在城西高明寺山北麓迅扎下一个独立大营的时候,也没有引起所谓的混乱,这使得他的趁乱突围的计划随之落空。

郑成功一直以来都没有放松警惕,援兵进抵可能造成的混乱也在他的考虑之内,而参谋总部则是为此制定出了详细的计划,做足了准备。

当然,明郑高层并没有想过清军战略的改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清军趁乱夜袭罢了。城外堂而皇之的大战清军不敢,但是突袭骚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郑清两军继续对峙,明郑还没有做好围攻“西雾山堡寨”的这段时间里面,郑成功又6续收到了军情司传回的各地情报。

李定国虽然在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又起了两次攻城行动,但还是没能顺利拿下广州城,尚可喜依托于广州城原有的城墙,也学着南海卫,增城的样子,在城墙外增加了许多马面,同时在城外还修筑了更低一层的土墙壕沟,这使得李定国的辛苦积攒下来的火炮威力大减。

不过,李定国也击退了城中清军的数次偷袭,他和尚可喜在肇庆,三水等地交过手,又有了一次围攻广州城的经验,尚可喜的那些偷袭招数都已经不能再和一开始那样奏效了。

而周全斌依旧是协助攻城,不时应对清军的突袭。在偷袭李定国所部不顺之后,尚可喜也曾经打过他的注意,但最后还是被营寨内外的严密防守给击退了。

总的来说,李定国第二次围攻广州的战事依旧没能取得太大的进展,不过他依旧还在坚持,并没有和原本历史上第一次进军广东那般,轻易撤兵。

但周全斌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把写有相关总结的军报传回了参谋总部。他认为现在李定国的力量虽然十分强大,但还是不足以拿下广州,特别是强调了广州城易守难攻,不往里面填几万人,基本不可能攻得下。

与此同时,周全斌部署在从化方向的哨骑也现了大批清军哨骑活动的迹象,他估计是清廷已经集中了足够的兵马,很快就要南下支援广州了。

除了广州李定国这边的消息之外,郑成功也收到湘西方面的情报,不过那是通过广西西北的探子传来的,十分模糊,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孙可望集中了大批军队之后,并没有出兵常德,长沙等地,只是屯在了和清军交界的各个要地。

郑成功心里估摸着时间,马上就要到七月了,孙可望那边应该是和原本历史上一样,毫无改变了。他终究还是没能解决内部的矛盾,以至于失去了最后一次可以避开清军主力东征,迅取得战果,开辟新局面的机会。

而北面的张名振,陈六御,以及钱达还在承受着江南清军的联合围剿,清军这一次没有再尝试集中水师,主动出击拿下崇明或者舟山这些地方,而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太湖的围剿之中。这也使得张名振和陈六御的数次牵制和救援行动都十分不顺,甚至损失颇大。

但钱达也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特别是太湖是他的地盘,清军的围剿虽然声势浩大,可以一直没能更进一步。只是钱达部下只有两三千披甲战兵,反击的能力不够,一直都是被动化解危局,目前已经损失了数百人马。

“如今的局势,清廷明年必然会出兵福建,西南虽然是大患,但以洪承畴当年围剿流寇的本事,经过这两年的筹备之后,孙可望和李定国很难再取得突破。而且,只有保住了江南的财税收入,清廷才能确保局势不继续恶化下去。”

漳平城西南方向的郑军中军大帐之内,看完了各处汇聚来的情报军机之后,黄山在郑成功的问询下,给出了自己的推测,也是参谋总部商讨推演之后得出的结论:

“福建当前的局势对于陈泰而言已是十分严峻,但清廷除了那点微不足道的支援,根本已经是不管不顾,反而是集中兵马围剿太湖的钱达,封锁崇明和舟山等地,必然是为了明年出兵福建没有后顾之忧,藩主之前推断得没有错,明年福州城外必然会有一场大决战,一场咱们不能输的大决战。”

郑成功听罢,随即点了点头,这其实也是他对局势的基本看法,但其中还是有许多事情是他一时不能确定的,特别是清廷出兵的决心。

他想了想之后道:“但清廷现如今兵力也是捉襟见肘,湖广它不敢不防,至少要留一支八旗主力威慑那些绿营军,陕西的吴三桂大军和驻防的那数千八旗它应该也不敢调,广东如今还有李定国,尚可喜守住广州可以,但是击败李定国,他没这个实力。

如果清廷真的下了决心要出兵福建,甚至是想着一战击败咱们,那他就得动用留守在北京的主力了,全军出击,本藩不确定清廷有没有这个决心。”

“藩主是在犹豫到时候要不要把周全斌的兵马也调到福州来应战?”黄山和参谋总部的其他人推演过无数次福州大战的过程,如果是清军的八旗主力南征,那明郑就必须全力以赴,否则处于兵力劣势的情况下,胜算极低。

郑成功点了点头道:

“李定国如今的表现算不上好,今年估计是拿不下广州了,这颗钉子在那里一天,咱们就得小心一天。本藩担心明年若是不和他同时出兵,他经过了今年的损失之后,孙可望明年这个时候如果无法牵制湖广的清军,他很有可能撑不住清廷的两面夹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