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69 069二更6w营养液加更 乐平(第2页)

崔烈的祖父崔骃,《达旨》吐典言之采,《七依》入博雅之巧①,与班固、傅毅光彩比肩,又以《四巡颂》闻名大汉,除却文辞造诣之外,其家学诗书春秋同样卓著,崔烈崔蹇便显然是其后嗣中表现最为卓著之人。

能在这样的名士这里聆听教诲——

张懿觉得,要不是他立刻就得走马上任的话,他其实也可以留在这里听一听。

再一想到乐平还有个蔡邕在,他就更气了。

这叫什么?旬日往来州府一趟,其余时间还能听蔡邕讲书?

谁家禁足的日子是这样过的,太学也不过如此了!

再看看对郭缊的惩罚,张懿更觉得有点来气。

这位上党太守前些时日就已经抵达晋阳,甚至还在张懿面前出现过几次,态度坚决地表达了对乔琰的支持,就因为这个,张懿没少在心中连带着他一道骂,深觉这家伙真是阳曲郭氏中出现的异类。

他明明有一手好牌,却非要站到这等篡逆的人这里。

要知道若是洛阳追究乔琰的罪责,纵然背后有世家撑腰也不能让他脱罪。

如今将他从一富庶郡守调任成了边地太守,瞧着倒像是个降职的意思,可从郭缊的行事作风中已不难看出,他就是个硬骨头!

这样的人,反而还真觉得自己凭借这次的事情,落到了梦寐以求的岗位上。

张懿觉得自己已经不只是心口发闷了,看到郭缊那个都懒得装模作样的得意表情,他还有点牙酸。

但他再怎么觉得心中不快,也显然没这个资格去质疑天子的决定。

此时并州地界上权力最大的并州刺史不叫做张懿,而叫做崔烈。

见崔烈已将圣旨宣读完毕,张懿强忍着自己翻腾的心绪,从牙缝里挤出了那“接旨”二字。

然而正在他准备甩袖离去、眼不见为净的时候,乔琰却忽然走到了他的面前,朝着他恭敬地行了个礼,开口说道:“琰此前多有得罪,还望张太守勿要见怪。”

“……”张懿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不要因为乔琰刻意说出的太守称呼而露出什么失当的表现。

但他下一刻又听见乔琰说道:“太守即将启程,按理来说我该将从州府中暂借用之物,除却官印之外尽数返还,但不巧的是,有些东西我已送呈给了陛下,大约是还不回来的。”

张懿刚想开口问她此话何意,就听到她以只有两人听得到的吐出了“袁本初”三个字。

张懿眼神一震。

“太守不必担心,陛下又未曾在圣旨中提及此事,料来也觉此离间胡人之策可行,还不回来就还不回来了,只是若还想收藏此笔墨,得再索要一封就是了。”

见张懿脸色不妙,乔琰抬了抬眸,“张太守何故这个表情?”

张懿讪笑回道:“这就不必了,当今书法名家甚众,我另择一人相求就是。”

这消息又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乔琰所提出的那个建议也简直没有任何可实施的余地。

这短时间内他还哪里敢联系袁绍?

固然刘宏的确是没在下达的旨意中体现出对这封信的只言片语,但把他从并州刺史降级作广陵太守的安排已经足够说明态度了。

这绝不只是因为他无为无能而已,而分明还暗藏了几分警告。

这么一看,远走广陵,安心去此处治理,也未尝不是个好去向。

乔琰目送着张懿离开,唇角露出了几分笑容。

听新抵达的这位崔刺史问两人方才在说些什么,她不疾不徐回道:“上月我于张太守处见一大作颇有雅趣,因乐平有书画名家,便想着借阅一观,他若急于要走,还需有那么点时间去将此物取回。但这位张太守虽在庶务上稍有不通,人情上却着实豁达,说是另择一副字画就是。”

崔烈离得远了些没有听清,但他总觉得以这二人之间的关系,好像不应该是乔琰所说的这样才对。

但既然张懿直接转头就走,未曾对此事提出什么异议,乔琰话中也颇显礼数,看起来就像是个正常的小辈,应当也没什么问题。

崔烈对着她那双眼睛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了所以然来,便也没在这件事上深究下去。

不过他也越发觉得,乔琰此人绝不会是个很容易教导的角色。

对方在接旨之时的气度沉稳已非等闲,如今言谈之间的冷静更让人想高看她一眼。

此外,他虽然在做官上没有太高的天赋,眼力总还是有的。

比如说,他稍一思量便知,乔琰在并州得到的绝不只是郭缊这一位太守的支持而已。

若要做到如她这般政令下达,下方遵从,必定还与此地的世家之间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

崔烈心中忖度,没留意到乔琰还真在此时和人群中的王扬交换了个眼神。

这一眼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热门小说推荐
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

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

简介关于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一心扑在实验室的盛夏晚被老爸指派回去给只想在娱乐圈里混日子的弟弟妹妹当家教。又毒舌又文盲,已经高中毕业数年的影后妹妹。又臭屁又自大,已经休学的偶像练习生弟弟。看着满屏幕拉不到底的黑料,盛夏晚很想问问老爸,这两人还要救吗?再过三个月,高考就要...

天才纨绔

天才纨绔

分享书籍天才纨绔作者陌上猪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天才纨绔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天才纨绔最新章节天才纨绔无弹窗天才纨绔全文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我有一座恐怖屋

作品简介散异味的灵车停在了门口,天花板传来弹珠碰撞的声音,走廊里有人来回踱步,隔壁房间好像在切割什么东西。  卧室的门锁轻轻颤动,卫生间里水龙头已经拧紧,却还是...

明末匪事

明末匪事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o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