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五章 文德殿2(第2页)

此乃国家大典也!

非得旨,而擅入者,最轻也是刺配沙门岛,永不叙还。

啪!

礼乐声中,持着净鞭的大貂铛,再次挥动净鞭。

“皇太后、皇后、皇子坐殿矣!”

殿帅燕达立刻带着所有横班大将,趋前一步。

宗室、外戚之中的显贵要员们,紧随其后。

在这些身后,三省两府及有司大臣,在王珪、蔡确、韩缜的押班下,分作了三个纵队。

一时满殿皆是幞头,紫绯青绿,熙熙攘攘。

群臣,持芴而进,在殿中御阶的栏下,依着班次,大礼参拜:“臣等恭迎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延安郡王殿下临朝!”

便有着符宝郎,敬奉着子印玺,来到殿上,将子印玺,恭献于帷幕之前的玉案上。

西侧屏风中,御史中丞履,已经起身。

他领着两位侍御史,躬身前行。

在三班班次之中,来回巡视。

獬豸冠下,执法者的双眼,如鹰隼一般锐利!

御阶上,两位閤门通事舍人,则紧紧的盯住了横班武臣、宗室亲王还有三卫官们。

丝毫的懈怠,任何的不敬,在此刻都是大罪!

良久礼乐声终于停下来,御史中丞履,持芴敬退,两位閤门通事舍人,也退避到一旁。

此时,原本横列在殿中,像一堵城墙一样,将殿上、殿下分割开来的武臣班列,自动向两侧退去,并转而侧立一旁,持兵刃而立。

在殿上右侧,礼乐使缓缓的推动钟。

咚!咚!咚!咚!咚!

钟五声,在殿中回荡。

啪!

净鞭再响!

一切礼乐、声响,皆归于沉寂。

群臣皆持芴肃立于班次之中,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只听着,端坐在帷幕后的皇太后说道:“今日吉日,群臣毕至,国家有嗣,社稷有后矣!”

群臣于是在王珪、蔡确、韩缜率领下,持芴而拜:“皇帝陛下幸甚!”

“皇太后殿下幸甚!”

“皇后殿下幸甚!”

如此,三拜而礼,起,宰相王珪、蔡确,持芴升殿,到了御前,开始跳舞。

手舞足蹈,足蹈手舞。

这同样是唐代传下来的规矩。

凡典礼、圣节、大朝会,百官御前舞蹈以贺。

所以,舞蹈道贺,在唐宋时代是和臣服、恭顺挂钩的。

当今子生平之志,就是擒北虏、西贼之酋,于殿前舞蹈。

两位宰相,舞蹈礼毕。

帷幕内的高太后,才接着道:“两位宰相,请依治平故事,暂充皇子延安郡王立储礼仪使,宣读官家立储制词!”

“唯!”王珪和蔡确,立刻恭身匍匐,再拜而起。

在高太后的授意下,入内内侍省都知张茂则,充任为今日圣旨传递门使者。

他托着写在白麻纸上的制书,亦步亦趋,来到两位宰相身前。

然后跪匍匐,将子制书,恭呈在上。

王珪和蔡确,对着张茂则手中的制书,再拜稽:“臣珪(确),恭请子制书!”

这才敢伸手,小心翼翼的一起从张茂则手里接过那张被折叠在一起的白麻纸。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