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0页(第1页)

  贺君和关正阳忙帮着搬运行李。

  关正阳禁不住这种惨痛的现实,又多问了一句:“你们平时都三轮车来拉货的吗?”

  其中一老农用着浓重的地方口音,笑哈哈回复关正阳:“就这段用三轮啦。你们要去的那块地方三轮上不去咯。得用骡来驼行李。”

  关正阳人直接僵在原地:“什么?用骡?是骡子的骡吗?马妈妈和驴爸爸生下的那个骡吗?”

  老农点头:“你要驴吗?我们也有的!”

  关正阳艰难晃手:“不,不用。”重点不是骡和驴的问题,重点是这个道未免也太难走。这样的村子走进去种植水稻不算难,但往外运输可太难了!

  这种事情真的能在三个月内办到吗?

  关正阳看向身边的贺君,内心升起一点点微小的期望:“队长,我想问一下。你们上一期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来着?”

  都已经把关正阳骗过来了,贺君当然不介意说出前面的内容:“也就是在研究所论文上留个名字。”

  关正阳第一万次震惊:“?这也是合理的吗?”

  聪明的关正阳盯住贺君:“队长,你是不是已经知道我们要来这里了!”

  贺君笑笑:“知道是知道,不过不知道这里交通这么不方便。”

  交通再怎么不方便,一行人还是得进去。节目早就定好了要拍摄,他们不能再浪费时间在山口上。

  接下去,所有人随着几个老农往里走。

  做好心理准备的贺君,慢慢把台本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关正阳:“这里原本属于靠山吃山。山上能种什么能挖到什么,就拿去卖。但走出去要很远。小孩老人都不方便。年轻人出去打工赚的钱显然更多。但这样也导致这里更加展不起来。”

  他慢慢讲着山中村的故事。

  这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庄原先能自给自足,但这样下去只会彻底没落。有人想过给这里的人在外头整一户一套房,让他们集体搬出去住。但这里的人都不乐意。

  再后来,这里的年轻人考虑到老人进出不方便。琢磨起了种点好粮食,能自己吃也能卖,省得老进进出出。老人天天上下山的,身子骨种田是没问题。随着时间展,按着上面人的建议,愣是种出了不少田。

  如今就和洪导所说一样,问题剩下两个。

  一个是水稻产量欠缺,另一个则是运输不方便。

  今年粮食都在收了,种水稻肯定是不适季的。推广也得明年才能种下。运输确实是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

  一行人从三轮车换到了骡,将行李塞进骡身上挂着的大袋子,继续往里进。

  贺君是安安稳稳走着,经常关注前后的人安全状况问题。他生怕摄像师只顾着拍摄,一个不注意给摔了。

  关正阳则是飞快适应了当下情况,对骡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这骡长得好像马。骡是怎么叫的?我听听?”

  然而这几头骡非常冷漠,半阖着核桃大的眼睛,轻蔑瞥了一眼关正阳,并用长尾巴甩了他一下,慢悠悠继续往前走。

  第36章网络只有e

  阴天没下雨,一行人小心注意着脚下。三轮车行了半小时,步行行了半小时,总计一小时才到达山里头。

  说是山里,而真当所有人顺着小道进入内部区域后,现山里有一片宽阔的平地。三三两两的自建房屋坐落在其中,四周全是当地人自种植的田地。

  道路并不是齐整的,上面带着点坑洼,弯曲向前。若是碰上雨天,这些道路必然会出现不少水潭。

  秋日到来,整个世界不再是满目绿色,然而常青的植株依旧在,绿色和棕黄色以及一些红色搭配,连带上不少这时段才会开的花朵,使得整个地区恍若避世仙境。

  在场几个人都经历过不少艰难环境,一看到眼前这场景,第一时间为美景而心动,第二时间则是觉得居住不会很方便。

  贺君看到这么多植物,已经可以想象这儿的生态会有多么自然。城市里的各种便捷设备,这儿估计只会拥有一部分,还是功能极简化的。

  他问起老农:“你们空调和洗衣机都有了吗?”

  老农应声:“哎,这些有了。冰箱也有。”

  他连连点了几次头,又说了一声:“不是每个房间都有的哈。太贵啦,运进来不方便。一家基本上就一台。”

  众人点头,非常能理解。

  这山中村用电都要额外连,这些需要大量用电的设备就算放在家里,平时也很少开。

  老农很快将他们送到了一栋屋子那儿。

  屋子是平房,但面积极为大,一眼看过去不知道里面到底能有多少个房间。屋子前面有一块场地,正好够节目组放下自己的东西,也够节目组用来拍摄。

  贺君和关正阳还在四下打量,就听老农开口:“哎,这是你们住的地方。要干活的地方不在这。”

  两人当即看向老农。

  关正阳想到进来时的状态:“不会要翻山越岭去种田吧?你们田种在山上头啊?”

  老农看两个艺人一副不知道人间疾苦的样,直摇头:“不然就这么点地,怎么吃一年哦?”这位老人本来还对来的这批人有点指望,现在来看他们怕是拿个租金应付完拍摄就够了。

  贺君更关注的是:“种在山上的话,你们往下运输怎么运?”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