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85 章(第2页)

因为他的对家宰相杨炎,拿出了大杀器‘两税法’,才迫使刘晏罢职,顺利收拢国家财政。

这也是为何后期各藩镇可以不搭理唐皇,但对宰相却恭恭敬敬的原因之一

天子九迁?

李世民按住胸口,身子直直地往后倒,唬得房玄龄等赶紧上前扶住:“陛下,陛下,快叫医师。”

“别!”李世民强自咽下喉头铁腥,用力按住杜如晦的手臂,泪如雨下:“我等君臣治理大唐兢兢业业,谁知大唐后期竟是天子九迁,九迁啊!”

面对唐皇无能,后人还能尽心遮掩,这哪是迁?

李世民张着嘴嗬嗬喘气:分明是出逃!

天子出逃,长安怎么办?百姓怎么办?

长孙无忌等人亦是红了眼,心中愤懑却又无可奈何,后人羸弱败坏大唐江山,恨不能亲身上阵替大唐收拾疮痍河山。

他们共同打造出的大唐啊!

赵光义低头不停翻阅手中书籍,却没找到自己想要的消息,顿了顿抬起头问史官:“唐天子九迁,哪九天子?”

正在狂记的天幕言语的史官一愣,随即开口解释:“一迁安史之乱唐玄宗迁至蜀中,叛军攻陷长安;

二迁吐蕃作乱唐代宗迁至乾县,长安被洗劫一空;

三迁大唐藩镇叛乱,唐德宗乾迁至奉天,叛军攻破大明宫;

四迁还是藩镇叛乱,唐德宗迁至汉中,叛军再次攻破大明宫;

五迁黄巢作乱,唐僖宗迁至蜀中,长安公庙署司被焚毁殆尽;

六迁藩镇叛乱,唐僖宗

迁至凤翔,叛军大肆掠夺剽剥长安;

七迁藩镇叛乱,唐昭宗迁至华县,长安宫室付之一炬;

八迁宦官作乱,唐昭宗迁至宝鸡,长安彻底沦为废墟;

九迁藩镇朱温作乱,唐昭宗迁至洛阳,唐终;”

赵光义心底算了算,抬起头对赵匡胤道:“哥,九迁藩镇侵扰大唐高达六次,大宋当严禁武人叛乱才是。”

坐在他身旁的赵匡胤随意地点点头,脑海里却不停地自问:他终结晚唐百年乱世,为防再现唐藩镇割据,他手握军权于自身,待收复燕云十六州,功绩当比大唐。

他后世子孙做了什么,让后人却如此嫌弃大宋?

当然这些问题在唐太宗时期不存在,毕竟这时的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

府兵制起源于西魏,是南北朝隋唐的重要军事制度,也是推动大唐到巨唐的直接原动力。

唐代府兵制在大唐初期叫折冲府,分隶于中央十二卫及东宫六率,从唐高祖到贞观十年,大唐兵制章论才彻底定型。

府兵有三大任务:征得、宿卫上番、后方勤务。

征得:远征戍守边疆,或在本州辖境内及其他州府执行他州镇防任务。

宿卫上番:轮番拱卫中央朝廷。

如地方军府离京城五百里内,称为五番,千里以内称为七番……以此类推,最高等级为十二番。

后方勤务指:在城门、仓库、渡津、馆驿的守卫和车坊等司衙站岗

武则天半垂眼眸,静静地听着天幕详解大唐军事制度,几息后才抬眼扫过殿内:“后世唐皇居然弃国都而逃,还有半点太宗风骨?”

近年随着她年岁渐长,朝中要她还政李唐的呼声越重,她独坐御位举目四望,竟找不出半个权重心腹。

就连他的宰相狄仁杰都在暗示她:李唐自在人心!

见殿内群臣低头不语,武则天冷笑:天子尊位,当是能者居之!

后世李唐自在人心,却无能出逃,可对得起‘人心’二字?

到贞观十年时,全国折冲府达置府634所,关内261所。

所以军府中,关内折冲府的军事素质在大唐当属于顶尖,再加上唐初宰相大多出身关陇地区,所以唐初国策也叫关中本位政策

天幕没有详细讲解关中本位的意思:折冲府分三等,上等军府兵力1200人以上,千人之内为中等,八百以下为下等军府。

每岁冬季,各地折冲都尉以教军卒军阵、战斗之法,以强壮大唐军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