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0章 陈洛的未来定位(第1页)

第17o章陈洛的未来定位

原本低着头一边思考,一边在大吃大喝的陈洛感受到无数目光朝自己望来。

于是他不得已是放下筷子,从口袋中掏出丝绸手帕擦了擦嘴,再端正坐好。

此时,刘邦的话尚未停下,“要是朕当年没有在路途中遇到阳夏侯的话,那朕有可能就前去济北,遇到那章邯统率的精锐秦军。

当时朕麾下不过数千士卒,断然是抵挡不住暴秦的军队,溃散逃亡,又会遇到哪些危险,朕思忖起来,至今仍胆战心寒呐!

因此没有江宁你的出现,朕又如何能得到子房与韩信,而今岂又能坐拥天下呢?”

陈洛左手微微一抬,衣袖差点把碗上的筷子拂掉。

这话说得太满了。

即使这话中部分属于事实,但整体听起来,让人会觉得有种过犹不及的感觉。

随着刘邦话音落下,他起身拜谢行礼后道:“陛下乃是得到上天庇佑之人,有九州的气运加身,纵使臣下没有缘分与您相遇,您一样可以逢凶化吉,登上天子之位。

因此我在这其中挥了的功劳,实在是不足挂齿。”

听到陈洛这么说,刘邦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

显然,他对于“天命加身”的说法,是相当的满意。

毕竟天下纷乱,有多少六国的天潢贵胄一并逐鹿,可最终定鼎天下之人,却是起于微末的自己。

自五帝以来,坐拥天下者,唯有自己是一介布衣!

继续听完刘邦的几句嘉奖,陈洛再度拜谢坐下。

他的心情并未放松下来,继续进行被这插曲打断前的思考。

刘邦刚刚排出来的前五名大汉功臣,背后乃有深意。

这和历史上的情况有相符的地方,亦有所出入。

历史上的韩信封为齐王,张良亦是早早选好封地,两人没有参与进关于封赏的争论当中。

因此最终的论功行赏,主要的争论是在萧何与曹参间进行。

两人都属于丰沛元老,刘邦在情谊上不会有所偏好,可他最终是力排众议,选择将萧何排在位,曹参次之。

要知道陈洛本以为有韩信、张良参与竞争,那么刘邦推选功臣时,不会再坚持将萧何排在位的。

结果却出乎意料,与历史如出一辙,萧何仍居功至。

“这其中的关键点……”陈洛喃喃,用手指轻敲眉心,觉得自己应该想得更深一些。

只是今日饮酒较多,他脑子有些混沌,思维运转没有平时那般灵活。

于是陈洛选择顺其自然,让各种想法散开来,去尝试“撞”到那正确的思路。

萧何、韩信、张良、范增、曹参……谁最为特殊,可以充当突破口呢?

范增是他们中间唯一去世了的,排进这名次当中,难道真就是为了纪念嘛,还是别有深意。

另外一点关键,就是刘邦执意要将萧何排在位,又是怀有什么样的心思。

嘶……真让头大啊。

陈洛揉揉太阳穴,觉得自己已经想出了几分眉目。

他缓缓扫视一圈,看着大殿内欢声笑语的群臣们,福至心灵,恍然想到了关键。

萧何的功绩确实很大。

不过与他“派遣士卒补充兵员”这点相仿的,乃是韩信征战过程之中同样会招兵练兵。

因此这算不上独一无二的功绩。

单单用保证粮草供给,萧何拿下大汉第一功臣的位置,说服力是不够的。

那么最为关键的点,在于刘邦论功排列位次,看重的并非功绩,而是身份!

萧何的身份是什么?

大汉酂侯、大汉丞相、沛县元老、第一文臣。

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乃是“大汉丞相”和“第一文臣”,压制住了韩信“大将军”和“第一武将”的身份。

陈洛缓缓吐出一口气。

天下已经安定下来,刘邦是意识到了“马上可以夺天下,但马上不能安天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大汉需要的是治世文臣。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