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8章 老将授艺(第1页)

第138章老将授艺

曲辕犁的诞生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自然是有重要作用,但更重要的还是人。

由曲辕犁带来的耕作效率改变,将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

还有轮作这种先进技术,一年内用诸如“苕子”等作物填补耕种的空窗期,可以更快的恢复土地肥力等等。

时间紧迫,按部就班的等着人民自行展出这些技术需要太久。

刘禅要想尽快提高生产效率,这些先进技术就需要以官府为主体,利用各地大族的影响力才能快推广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短期内不能完全与之对立的原因之一。

当然也不能任由其势力做大。

干掉不听话、想投敌造反的,敲打不积极的,拉拢尚在迟疑的,提拔心向自己的树立榜样标杆——比如犍为郡张家。

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分而击之永远是个好办法。

军事如此,非军事手段也同样如此。

这些事情,随着推广曲辕犁、新技术,诸葛叔遇到问题自然都会去解决。

为卧龙在这方面的能力与智慧担忧,然后亲自去做这些事……那纯粹是抱着金砖讨饭的行为。

还有兴修水利、改善灌溉等等配套工程,这些历史上丞相都已做的极好。

自己只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点,给他提供一些“碰巧偶有所得”的想法就好。

将曲辕犁与几个新型农业技术交给诸葛叔,刘禅便未再过多干涉。

粮食亩产提高了、人口数量上来了,才有能力展下一阶段的事情。

而眼下,这个难得的育期除去内部推广先进的农具和技术,力争提高耕种效率与粮食亩产外。

第二个目标就是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同时将内部的隐患排除。

王猛与沈忠早在正月初二便已率领各自的人手,分南北奔赴属于他们的战场。

那个不见战鼓与喊杀,却同样凶险万分,充满鲜血与诡诈的战场。

他们二人都带上了刘禅给的大量活动经费,当时那金光灿灿差点晃到他们的眼睛。

然而面对巨额财富,二人心中先出现的却不是窃喜,以及如何做点手脚据为己有的想法。

而是不安,生怕辜负刘禅信任、让这笔巨款打了水漂却没办成事儿的不安……

加入的新兵们已经完成了为期一月的“适应性训练”,江东山越们在这种特殊的信息茧房中,被同袍甚至邻居每日不间断洗脑……呃,不间断释放正能量。

身上的匪气就如曾经的山贼们一样,正在渐渐褪去,慢慢被同化。

而征募来的大族荫户子弟,则同化的还要更快一些。

他们身上没有散漫的匪气,“良家子”群体本就是华夏文明的基石。

乱世举起刀枪为国征战,治世扛起锄头为国纳粮。

所求不过温饱,与未来的希望。

新兵们信仰的形成尚还需要时间,但也同样感激太子刘禅给全家生活带来的变化,如老兵们当初一般。

第一阶段已经完成,下一步,照例就该进行赤星军的传统项目——“武装拉练”了。

至于此次的目的地选在哪,刘禅也有自己的想法。

此番战后,刘禅的赤星军原本有49骑,又自南中购得2o匹马,他就有了想正式组一支骑兵小队的想法。

死皮赖脸之下,硬是从老刘那又磨了些战马回来,凑出了个百骑小队。

手上的牌越多,能组合出的牌型就越多,越有可能在战场上克制敌方的弱点。

比如展畸形、军队偏科严重的江东,就很难打上北方去。

……

“你该不会是想偷偷自汉中出兵,打上北方去吧?”

王府中,老刘盯着儿子,眼里带着浓浓的质疑。

刘禅哭笑不得:“之前我可是坚决反对今年北伐的,理由你不是都听见了吗?”

“那你为何忽然要领兵护送那些落选的荫户家庭去汉中?路途皆是我益州境内,何须伱大张旗鼓率赤星军护送?”

上次刘禅说要负责押运降卒,结果直接参与了荆州之战的事儿可还近在眼前呢。

“理由不是都和你说过了吗?”刘禅无奈道,“赤星军新兵需要真正翻山涉水去行军,将训练的东西变成习惯。而且我想去汉中也是为了找马将军指点一下骑兵训练和指挥的心得。”

左将军马,此时正领兵镇守阳平关,把守老刘的北大门。

以马之勇武战绩,身在阳平关可以对北方形成威慑,同时马在关陇地区以及羌氐族人中的声望,倘若以后成功打出去,还可用其收当地民心。

可谓意义重大。

热门小说推荐
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

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

简介关于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一心扑在实验室的盛夏晚被老爸指派回去给只想在娱乐圈里混日子的弟弟妹妹当家教。又毒舌又文盲,已经高中毕业数年的影后妹妹。又臭屁又自大,已经休学的偶像练习生弟弟。看着满屏幕拉不到底的黑料,盛夏晚很想问问老爸,这两人还要救吗?再过三个月,高考就要...

天才纨绔

天才纨绔

分享书籍天才纨绔作者陌上猪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天才纨绔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天才纨绔最新章节天才纨绔无弹窗天才纨绔全文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我有一座恐怖屋

作品简介散异味的灵车停在了门口,天花板传来弹珠碰撞的声音,走廊里有人来回踱步,隔壁房间好像在切割什么东西。  卧室的门锁轻轻颤动,卫生间里水龙头已经拧紧,却还是...

明末匪事

明末匪事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o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