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3章 老子要做毒士(第1页)

这事……

与张凤翼无关啊!

按理说,鞑清绕开花费了上亿白银修建起来的辽东群城堡垒,照样深入大明抢劫。

这是战略的失误。

当初一力推动要在辽东筑城的官员,该为此事买单才是!

就好比后世的大公司,投入大量流动资金,却投资失败的决策者,不该为此事买单吗?

然而啊……

明末,特娘的就是这么稀奇!

反对在辽东筑城的张凤翼,成了替罪羔羊!

鞑子绕过了辽东防线,直扑山陕,崇祯大怒,于是让议诸臣之罪。

大佬们为了保住自己,于是——山西巡抚戴君恩(有名的大清官,还是个能臣)、大同巡抚胡沾恩、宣府巡抚焦源清,被革职,宣大总督张宗衡被罢免。

但是……

这些人是主政山陕方面的大臣,可不是真正的罪魁祸!

崇祯自然不满意,深知怎么回事的他,要身为兵部尚书的张凤翼说出罪魁祸:

“帝以为轻,责凤翼对状。”

朝臣眼见到了这一步,于是纷纷弹劾张凤翼所用非人。

张凤翼被群臣弹劾,自顾不暇……

崇祯明知是怎么回事,说白了,这根底还在孙承宗那啊!

只可惜,孙承宗是帝师,他轻易动不得,这才想让张凤翼出头说破此事。

因此,面对群臣的弹劾,崇祯直接选择了留中不,不闻不问。

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

若是事态不变,继续展下去,明朝未必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只可惜——麻绳再一次从细处断了!

紧接着,七月刚到,鞑子就接近了山西,八日,破上方堡,攻占宣府万全左卫……

弹劾张凤翼的折子,更多了!

就在这个时候,被招抚的农民军也反叛。(这个时间点就很妙!)

陈奇瑜慌了,连续出了好几个昏招,企图将罪责甩掉……

然而,立志找了替罪羊的朝臣,岂能允许他蒙混过关!

五省总督陈奇瑜……下台!

张凤翼的臂膀,被剪除了,权柄大减!

政治没有对错。

此时,外有东虏肆虐山西陕西一带,内有农民军更是大起,山陕、河南一代更是大旱数年。

急于维持稳定的崇祯,只得将张凤翼调出京师任职。

调离了朝堂,在某种程度上,何尝不是保护他呢……

未几,张凤翼死于军旅。

在《明史》的春秋笔法下,竟然落得一个不知兵的名声!

可笑、可怜、可叹!

陈奇瑜、洪承畴、卢象升,全是在他的举荐下,被提拔起来的……

说他不知兵,被调离出了朝堂的他,还上了折子,声言:

流贼必然会挖掘凤阳皇陵,以打响名声,要朝廷派人防守……

张凤翼请以江北巡抚杨一鹏镇守凤阳,防护皇陵,辅温体仁不听。

几个月后的崇祯八年正月,张献忠果然挖掘了凤阳祖陵……

(张凤翼有《句注山房集》、《枢政录》存世,这是被清廷列为禁书、必毁书的,稍微研究一点这两本,就知道明史真特娘的一言难尽……)

……

闯军全取了山陕大地,陈奇瑜不与闯军同流合污。

于是在黄河边凿山为室,名为钓鱼台,就此隐居。

孙徵兰在黄河边的陈奇瑜石屋工地上,找到了陈奇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