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4章 今后请多多指教(第1页)

群臣应了是,朱由检挥手让他们退下。

只留下了毕懋康兄弟。

他低声对王廉吩咐了一句,后者急忙找来一沓图纸,摆在了朱由检面前的案几上。

朱由检这才询问道:

“二位老卿家,朕读书时,曾闻宋朝有以水力为动力的机械,二位卿家对这个可曾了解?”

毕懋良不答反问:

“陛下可曾听过父母官这个说法?”

“是地方对知县等亲民官的叫法,朕知道这个。”

毕懋良笑道:“东汉初年,杜诗在南阳为官,当时南阳是冶铁重地,杜诗制造水排,用作冶炼铁器。”

“哦?”

朱由检大奇,虽然他是研究历史的出身,水排始自汉朝,他自然知道。

早在16oo多年前,大汉就已经开始使用水力了。

甚至不单单是冶铁,还有水磨、水锥等。

然而,人力终有尽时,水排始自杜诗这个人,这是他不知道的。

毕懋良给他寻根问底了啊。

“如此说来,朕该给杜诗立庙祭祀啊!”

毕懋康指了指南阳方向:“陛下,南阳之前的确有杜诗牌坊、杜诗庙。”

“可惜毁于战火。”

朱由检记下,当场吩咐一边的小太监,提醒自己在南阳重建杜诗庙、都市牌坊。

二毕急忙弯腰,称赞皇帝圣明。

朱由检笑着摆手让两人起来,道:“这与父母官又有什么牵连不成?”

毕懋良道:“西汉年间,有召信臣在南阳修建水利,泽民无数。东汉初年又有杜诗在南阳大修水排,改善民生。

杜诗病死在了南阳任上,身后“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

南阳百姓凑钱安葬杜诗,又感慨两位长官清廉。

因而,当地人遂以‘召父杜母’来代指二人,也用来代指后来清廉的主政官。

时间久了,说法慢慢传播到了全国,于是一地主政官,就有了父母官的说法。”

朱由检这才恍然大悟。

果然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毕懋良不说,他还真的不知道究竟是谁研究出了水排,也不知道父母官竟然有这么一番故事。

……

脑筋一转,朱由检笑了。

杜诗庙不但要修,更要大修特修!

还要大张旗鼓,亲自赶往祭拜。

这是安稳民心的利器啊!

政治无小事,当皇帝表现出某种倾向的时候,在官场上就是一场地震……

……

朱由检定下了心思,望向了毕懋良两人。

既然两人对水力如此了解,这倒省了他解释了。

他翻了翻图纸,抽出其中的一张,递给了王廉:

“两位老卿家,且看看这水力构图若何?”

朱由检给两人的,是一张水力冲压机的设计图。

这东西也是万能机,换上不同的冲压部分,就是各种实用机械。

比如水排、水磨、水锥、水车,无不都是利用水力,不同的做功器械罢了。

都是代替人力、畜力的机械,本质上与蒸汽机、内燃机,甚至电动机……也就是效率的不同罢了。

水力机械的大兴,会牵引出另一件事——水力纺纱机。

此物一旦面世,代表的就是纺纱业的革命。

而此者,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

毕懋康戴上眼镜,仔细看了一阵,击掌赞叹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