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章去吃席吧(第1页)

张恒突如其来的质疑,倒让刘备有些不知所措。

“这……”刘备有些疑惑道,“子毅以为不能?”

“当然不能!”

张恒没有丝毫犹豫,便斩钉截铁道。

“为何?”刘备眉头紧锁道。

“玄德公难道没看见今日堂上的光景,在下才将书信拿出,一听说有封赏,众诸侯皆趋之若鹜,言谈举止中,却全都是对功名利禄的渴望。真正心系汉室者,又有几人?”

“建功立业,自古皆大丈夫之所求。不管为了功名利禄,还是忠心报国,只要能讨伐董贼便是好的。”刘备叹了口气道,“论迹不论心,子毅倒也不必太过严苛。”

刘备又不是傻子,今日一场宴会下来,自然看得出来众诸侯品性如何。但此时的他,还和曹孟德小同志一样单纯,仍对这些诸侯抱有些不切实际的期待。

不管为了啥,只要你们肯讨伐董卓,那就都是好同志!

“好,那便不谈众诸侯之心。”张恒摇头笑道,也不愿打破刘备的幻想,而是继续分析道,“且说实力,如今的董贼,手握整个大汉最雄壮的虎狼之师,玄德公以为联军有几分胜算?”

“这……”

刘备沉默不语,皱眉苦思。

自古边军出精锐,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经常打仗所致。

只有见过血,上过阵,且最终活下来的士卒,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兵,也才能拥有真正的战斗力。

不然,就算是操练二十年,兵蛋子就是兵蛋子,一触即溃,不堪一击!

而大汉最精锐的边军,还要数常年与羌人作战的西凉军,以及抵御匈奴入侵的并州军。因为这二州长期直面异族的威胁,使得当地习武成风,勇猛彪悍。

其次,才是长期与乌桓杂糅混居的幽州军,以及当年平定黄巾之乱的主力,雒阳南北军。

可现在这四大军队的归属呢?

董卓主掌凉州十数年,早已将整个凉州军统合成了铁板一块,成为麾下最铁杆的武装力量。

并州军团本属丁原管辖,但带孝子吕布杀了丁原后,便带着部分并州军投奔了董卓。

洛阳南北军和禁军本属大将军何进,以及何进弟弟骠骑将军何苗统辖。但去年一场大乱,何进何苗兄弟双双横死,董卓入京之后,便将其收归掌中。

只有北边的幽州军团,分别掌控在公孙瓒和刘虞手中。

大汉四大强军,董卓已得其三,麾下二十万大军,可谓雄踞京师而虎视天下!

再看关东联军这边,诸侯们虽人多势众,麾下兵马加一起也有三十余万,但大多是募的士兵,战斗力自不必言。再加上这些诸侯心合力不起,只怕稍有败相,便会争相望风逃窜。

如此大的差距,跟董卓拿头打?

刘备虽然不怎么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但他随军征战多年,自然知道董卓手下军队的成分和战斗力,所以苦思良久后,最后却只是摇头叹息一声。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于秋陨s“董贼麾下将士悍勇异常,更兼有雒阳八关固守,联军想要成事,只怕不易。但我等身为汉家忠臣,自当奋力报国,倘若不幸战死殒命,以马革裹尸而还,亦是莫大幸事!”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关羽忽然开口道。

“云长所言极是,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以忠义为立身之本,岂能见凶险而避之。”刘备满脸赞同道。

对此,张恒只能报以苦笑。

汉人重气节,生死事小,忠义事大!

这是大汉养士四百载带来的成效,张恒虽不太认同这种固执的方式,却无法反驳。

“玄德公与云长之志,在下由衷钦佩。”张恒笑着摇头道,“但还请二位莫要轻言生死,性命都没了,胸中大志又该如何实现?”

“那子毅以为该当如何?”见张恒不赞同自己的看法,刘备趁机开口问道。

“玄德公已在联军中取得名分,眼下当务之急,自然是该积攒实力,丰实大纛,待到麾下兵强马壮之时,还怕董贼不能授?”

是人就有自己的梦想,这并不是错。

刘备有匡扶天下之志,关羽有纵横疆场之心,就算是耿直憨厚的张三爷,也有一腔积极进取的热血。

张恒自认是条咸鱼,却也想着安稳存身,甚至在有能力的时候,还想让这天下百姓过得更好一些。……

张恒自认是条咸鱼,却也想着安稳存身,甚至在有能力的时候,还想让这天下百姓过得更好一些。

无论高瞻远瞩的志向,亦或是贪图安稳的想法,都不算错。

但乱世之中,一切都要凭实力说话!

刘备也听懂了张恒的话外之音,连忙开口问道:“子毅所言极是,但不知如何积攒实力?”

二人所说的实力,指的自然是兵马。

可募兵是那么容易的吗?

刘备这些年东拼西杀,处处寄人篱下,数年下来只当了个区区的县令,还不是因为兵微将寡,不然凭着关张之勇,早就干出一番事业了。

张恒笑了笑,缓缓道:“承平年间,募兵自然不易,再加上咱们没有钱粮支撑,就更是难上加难。但眼下则不然,在下知道一个好去处,必能招募乡野勇士,只是不知玄德公敢不敢去?”

刘备肃然道:“但凡能够招兵买马,讨贼报国,纵是龙潭虎穴,备亦绝不退缩!”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