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一回 苏定方尽义又断义 甄翟儿钓虎再悟虎(第2页)

苏定方忙道:“愿蒙赐教。”

甄翟儿又问:“如若老夫所言有理,你可否不再与唐朝为敌?”

苏定方一怔,迟疑片刻道:“定方惟命是从。”

甄翟儿闻言,忽纵声大笑,向树林内击了三掌,便见有人抬出酒肉香案。定方正惊讶之际,甄翟儿又道:“定方,如蒙不弃,便与老夫结为异性兄弟如何?”

定方闻言大惊:“定方岂敢僭越!若蒙前辈不弃,晚生愿拜前辈为师,终生追随左右。”

翟甄儿摆手道:“贤弟莫要学那世间庸人,拘泥俗礼。你我一见如故,乃命中知己,若成了师徒,岂不可惜!你若不弃,便与老哥哥对天拜上几拜,从此结为兄弟。”

定方见甄翟儿一片诚意,便道:“小弟求之不得。”

甄翟儿大喜,便令人摆好香案,扯着定方一同对天盟誓,从此结成异性兄弟。盟誓后,二人便席地而坐,摆下酒席,对饮起来。酒过三碗后,甄翟儿又开口道:“贤弟,你我既已为兄弟,哥哥便有话直言了。你自以为智略威信比窦建德、刘黑闼如何?”

定方一怔:“哥哥何意?”

甄翟儿道:“窦建德起于布衣,数年之内,尽有河北山东之地,兵雄将猛,百姓归心。刘黑闼揭竿而起,数月之内,尽复夏境,所向无敌。此二人,比之古今英雄,毫不逊色。然一旦遇李世民,则败亡于转瞬之间。今贤弟又欲再起兵对抗唐朝,胜算几何?”

苏定方沉吟多时,方才道:“小弟鄙陋,自然不敢比夏王。然刘黑闼所以得势一时,只因山东百姓感念夏王,刘黑闼以为夏王复仇之名举义,故得百姓拥戴。然其收复旧境后,却自立为王,故人心解体。小弟若能成事,必立夏王后人,竭诚为夏王与义父复仇雪耻。且壮士循义,岂顾成败,唯愿以一腔热血对天地耳!”

翟甄儿忍不住竖起拇指对定方道:“兄弟豪情,令人感佩。然如今天下十之七八已归唐有,且李世民善战无敌,百姓归心。贤弟欲以一人之力与之抗衡,岂非螳臂挡车!纵然一时得志,亦不过同族操戈,徒增百姓之苦耳。古人云: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人之天下也。既非必归李氏,亦非必归窦氏。然则今日能一统天下,拯民于水火者,李世民也。贤弟何必逆天而动?且以贤弟之才略,需有益家国,名垂青史,方才不枉活一世。岂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白白了此一生!”

定方低头沉思了片刻,道:“势已至此,如之奈何?”

甄翟儿道:“依愚兄之见,贤弟也不必回乡了,且暂与愚兄隐居山林。我料不出十年,李世民必当君临天下,届时唐与突厥必有决死一战。那时贤弟再出世从军,效命疆场,护我汉人子民,扬我华夏雄威,方显男儿壮志,不负英雄之名。”

定方道:“哥哥所言甚是,只是小弟与唐人交手数次,杀其将士无数,李世民饶我不死,已属法外开恩,又怎会再让小弟有出头之日!”

甄翟儿道:“贤弟差矣!我观李世民雄才大略、豁达宽仁,实乃千古一人。兄弟若往投之,李世民必不计前嫌,重用贤弟。”

苏定方闻言,不觉内心豁然开朗,忙道:“小弟多谢大哥指教。如此,小弟万事悉听大哥安排。”

甄翟儿大喜:“既如此,且与愚兄到家中再叙。”便挽起苏定方的手与几位随从动身回府。

定方随甄翟儿走过一段林间山路,来到一段林木密布满眼葱绿之处,甄翟儿道:“此处离鄙宅已然不远。”

众人进入树林走了一阵,苏定方只觉得四周尽是参天古木,脚下一条路,向前看似并不狭窄,但回头看时,只觉得身后并无路通向外界。正暗自称奇,忽见面前一片开阔,中间一座小小院落,皆由石木构建,虽不奢华,却是雄浑大气。在此山林之间忽见这等宅院,当真令人有山野见洞府,林间有仙境之感叹。甄翟儿与苏定方携手进入院落前,只见早有十几人在院门前相迎,其中一人,竟是刘世彻。

原来,甄翟儿自从被李世民杀败回乡后,本已无心天下之事,只想在乡野间过几年安静日子,了此一生。不想无意间遇到一位异人,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至于兵书战策、布阵厮杀、安邦治国之事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二人一见如故,在一起相处了二三个月之久。临别之际,传授给甄翟儿一套锤法,一部兵家秘籍及一部《诸子精髓》。甄翟儿先将锤法、兵书练熟,不觉又有了与群雄争衡之志。可当他读透了《诸子精髓》后,却心胸豁然开朗,将那世间事了然于胸,至于功名利禄,早被他视若浮云。故此常对人讲:“天下之事,唯世间太平、百姓乐业为大。至于天下归于何人,与我何干!且看那帝王将相,又有几人能寿终正寝,几家父慈子孝,尽享天伦之乐!今天下既有李世民,何须我出世沙场浴血,徒增百姓之苦!”于是将那出世争雄之心抛到了九霄云外,安心做起了世外高人。如此一来,他在江湖上名气反倒更高了起来。因此,近年来多有江湖名士来拜访他。

刘世彻自从离了师门,回到汴州后,因文武才略过人,更兼常做些济困扶危之事,故此在州内颇有些威名。近来眼见天下动乱,也常有乘时而动之心。只是这汴州之地一直有李密、王世充占据,自己势单力薄,难以与之争衡。又不愿居于人下,故此一直未能有所作为,不免为之烦恼。此次来到河北访友,恰离卧虎岭不远。他久闻甄翟儿之名,故此绕道卧虎岭专门来拜访甄翟儿,不想偏巧在客店与苏定方相遇。他本想相邀苏定方同来甄翟儿家中,却又恐以苏定方的身份,甄翟儿未必肯接纳他,便离开对方独自来见甄翟儿。不想甄翟儿素知苏定方之名,得知他要回家乡,必经卧虎岭,便特意赶到此地与他相会。不料途中恰遇两只猛虎,便三五锤将其打死。甄翟儿因此突奇想,便令人将一杆铁枪揻成铁钩,故意坐在树上“钓虎”,又放歌吸引苏定方注意。结果定方果然来见,二人一番交谈,甄翟儿见定方果然才智不凡、人品端方,便将他视为知己,邀至府中。

苏定方见了刘世彻,忙上前与他见礼,方才一同随甄翟儿来到厅堂内坐定。甄翟儿便命人杀牛宰羊,款待定方与刘世彻。酒过三巡,甄翟儿又道:“今天下将归一统,二位贤弟虽有文武才略,暂无所用。莫若就在此地与老夫隐居山林,讨论兵法武艺。数年之后,国家必当北伐突厥。那时二位贤弟便可出山投军,大显韬略,也不枉活一世。二位贤弟以为如何?”

定方闻言,忙道:“若蒙哥哥不弃,小弟求之不得。”

刘世彻也道:“此亦在下所愿。只是家人尚在汴州浚仪,待在下归乡接来一家老小,再与哥哥及师弟相聚。不知哥哥意下如何?”

甄翟儿道:“此乃人之常情,理当如此。”

当下三人尽欢而散。刘世彻又在卧虎岭与甄翟儿、苏定方盘桓数日,便辞别甄翟儿、苏定方,离了卧虎岭,去接家人。

不知刘世彻此番回乡,何日能回到卧虎岭,且看下回分解。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