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六十九章 慢慢来(第1页)

若不是夏原吉忽然提起了苏木和黑胡椒,杨少峰一时之间倒也没想起这两样平日里当做香料的东西,更不会想到后来文武大臣们组团反对下西洋,居然会和这两样东西有关。

事情比较复杂。

朱重八赶跑了蒙元之后定都金陵,现大量的金银珠宝被孛儿只斤妥帖睦尔给带着跑路,整个大明是缺金缺银缺铜钱,基本上就是除了不缺人,啥玩意值钱就缺啥。

朱重八不傻,这个从乞丐混到皇帝的泥腿子有着他自己狡猾的一面治理天下要靠文人,稳定天下要靠武人,摆弄这些人要靠俸禄

然后朱重八一拍脑门子,就决定给文武官员和勋贵们一定的粮食做为俸禄,再加上一部分的宝钞做为补充。

洪武二十九年,朱重八规定了官员的工资水平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正九品,五石五斗;从九品五石。

理论上来说,如果按照朱重八定下的粮食加宝钞的解决方案来执行的话,即便是县官,每月领取七石米,除非这个县官纳了好几房小妾还雇佣了许多的下人,否则是足够开销的。

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

朱重八定都金陵,朱允也没有迁都的打算,而金陵又挨着鱼米之乡,粮食这个玩意总是不缺的,拿来给文武官员们放俸禄也没有问题。

等干掉了侄儿,自己上位之后,朱老四就打算早早的把都城迁回到顺天府去。

在朱老四看来,把都城迁回顺天府的好处有很多。

第一,自己可以随时带人去砸阿鲁台的场子;第二,顺天府才是自己经营了许多年的基本盘,比金陵更为可靠万一有人想要替朱允招魂呢

但是等朱老四暗自下定了迁都的决心之后,却又现了一个大问题。

如果能成功迁都顺天府,大批人马都跟着去,而北方却又生产不出那么多粮食,只能靠大运河的漕运,从南方往北京运粮食才行长途运输,损耗不小,这么珍贵的粮食,用来供给京师人口的口粮,已是捉襟见肘,又哪有富余,去给官员俸禄

当时杨少峰还没有参加会试,更没有在边市城折腾,当时的宝钞正处于一个不断贬值的局面,朱老四自然不可能拿这玩意来放俸禄。

然后朱老四就想出了一个新玩法。

“春夏折钞,秋冬则苏木、胡椒。”

朱老四把苏木、胡椒之类的香料当作俸禄给官员了

苏木胡椒这些玩意早期的时候很值钱,但是等郑和下了西洋,替大明在南洋和西洋收了一大批狗之后,这玩意也就不怎么值钱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玩意既不能吃,也不值钱,官员们拿在手里干什么做菜的时候放点儿鬼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用光

所以,后来的文武大臣们一致反对开西洋,会不会跟这个有关系原本拿香料当俸禄就够恶心了,再开西洋再去弄一堆香料回来当俸禄

杨少峰心中暗笑,表面上却一脸严肃的盯着朱老四,打算看看朱老四怎么应对。

朱老四却哼了一声道“准”

对于朱老四来说,宝钞既然已经值钱了,那给官员们宝钞,让他们拿着宝钞去买粮食,不比直接粮食更省心

更重要的是,我朱老四又不傻,难道还看不到这其中的好处官员们在银行有账户,他们是否贪墨,只要把家产跟银行账户里的收支对比一下就能清楚,还不是美滋滋

得了朱老四的保证之后,夏原吉心满意足的向朱老四谢了恩,然后望着杨少峰道“状元公还有什么没说的不如一起说出来”

杨少峰摇了摇头道“还有什么多乎哉不多也。”

朱老四笑眯眯的道“他方才说,要大量修建学堂,让天下百姓都能读得起书。他还说,要把邸报明天下,让天下人都能看到邸报,以了解朝堂动向。”

杨少峰一脸懵逼的望着朱老四卖孙子的手法这么熟练我是不是应该学学老张,让你也坐一坐土飞机

瞧了瞧脸色黑的如同锅底的夏原吉,杨少峰讪笑道“夏部堂怎么这么看着我”

夏原吉呵呵冷笑道“状元公倒是努力践行圣人教化之道,老夫自愧不如。

热门小说推荐
穿越成皇储

穿越成皇储

作品简介稀里糊涂的穿越成了德皇的继承人,主角信心满满的准备大展手脚。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成皇储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万界时空穿越者

万界时空穿越者

作品简介新书从斗破开始当大佬求支持!神秘而来的系统,意外的穿越。从最开始的侠岚,到魔幻手机,到铠甲勇士,到斗破苍穹,到成龙历险记,到西游...

毒手医妃:王爷被休夫了

毒手医妃:王爷被休夫了

作品简介现代级学霸风云菱,医毒双绝。一朝穿越,感受很强烈。一针就让渣男王爷软弱无力,耳刮子唰唰响,告御状,阴谋阳谋齐下,光明正大休夫!休夫后,大姐风,亮瞎众人狗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我的妹妹是先知

我的妹妹是先知

人们说冲锋陷阵才是勇敢,盾牌只是懦弱者的遮羞布人们说前人智慧越后人,后来者最好虚心受教人们说种族的高贵或低贱,是天生而不可逾越人们说真理早已写在教条里,质疑者愚蠢又可笑人们错了。成见和偏见是世...

农夫凶猛

农夫凶猛

文案穿越成一个农夫?没问题,毕竟英雄不问出身。何况我还能看见属性栏,开局就有一个金手指是真香啊。但是等等,好像哪里有点不对。领主大人拿出来的那是什么?只见白光一闪,又有一个农夫扛着锄头呆呆傻傻的出现了作者自定义标签狡猾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