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5章 和你说细节(第2页)

“这还用问吗?”

苏逸抿着嘴,摇摇头。

“若是甲村靠近京中,一千口人都是剩下的老幼妇孺呢?”

“若是乙村有大片良田,一千口人都是精壮的劳力呢?”

“他们的口粮多寡,也能一概而论吗?”

这下子。

上官玲珑语塞了。

朝廷历来计算数量都是用“大水漫灌”的方法,有多少人,就按多少口人的粮食来算。

根本没有这么精准。

可按苏逸这么一说,里面的差距顿时就出来了。

“一千个成年劳力短时间需要的粮食更多,同样从灾害中恢复的更快,可以短时间多调粮。”

“而一千老幼妇孺恢复慢,需要长时间短调粮。”

“若是弄不清楚其中的差异,全部用统一规格的话,短时间乙村不够吃,长时间甲村不够吃,你能指望百姓之间去交换性命一样宝贵的粮食吗?”

苏逸的一席话彻底把上官玲珑问住了。

李书瑶也意识到了,这里面的重要性。

放在以前,这些具体数据都是地方布政使才知道的东西。

勤政的官员会亲自去寻访调查,可懒政怠政的就彻底两手一撒。

不管怎样,朝廷都是两眼一抹黑的状态。

而有了苏逸所说的两种东西,就相当于朝廷开了天眼,能在通过这些数字来更精准的调配总总物资,制定展计划。

这份沉甸甸的重量,饶是李书瑶也不得不惊异。

“小苏老师。。。。。。可真是太厉害了。”

她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原本以为就是平常的一次上课,没想到苏逸又给了自己一个大惊喜!

统计人口,可以归纳为统计学的范畴。

这就相当于你还在拿着烧火棍打架的时候,忽然有人给你端来一把全自动步枪一样。

“来,试试这个!”

李书瑶瞬间就被苏逸所说的东西给迷住了。

这不就是自己量身打造的吗!?

原本人口多寡,还需要让布政使来报上。

现在统计出来了,简直是一目了然啊!

统计的威力,李书瑶终于认识到了。

大夏两京一十三省,幅员辽阔,山川地域差异巨大。

百姓生活,当地习俗更是天差地别。

粮食产量也好,消耗度也罢,都是一门学问。

放在以前,遇到问题李书瑶第一反应就是宣当地官员来京中禀报现状。

可若是有了这东西,随手翻翻就能一清二楚。

并且通过人员增减,社会结构,职业情况都能摸清楚当地展状况,然后对症下药。

李书瑶强行安抚下扑通扑通乱跳的内心,深呼吸一番。

“今日听小苏老师一言,简直胜读十年圣贤之书!”

“领教了!”

苏逸不慌不忙,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

“先别急,光说了好处,还没和你说细节呢。”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