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节(第1页)

黎老根对此没意见,他要是敢有意见,金小叶会动门闩!

吃完,金小叶就又带着黎老根下地去了。

这天他们一直忙到晚上,把他们家两亩地的水稻全都割了,一时间屋里屋外,堆满了水稻。

不同朝代不同地区,粮食的亩产都不一样。

这几年气候不错,庙前村又位于鱼米之乡,大家伺候庄稼还伺

候得非常尽心……

没遇到天灾的话,按照费心程度,一亩地少的大概收获二百五十公斤水稻,多的能收获三百公斤水稻,一年种两次,一亩地一年的收成,在五百公斤往上。

他们家两亩地,一年能收获一千公斤的水稻。

不过要交税,而且水稻晒干脱壳之后就没这么多了,家里还有其他开销……若是他们家只靠这两亩地,日子会过得很艰难。

这天黎老根和金小叶早早地就睡了,第二天,两人又从外面抬回来一个稻桶,开始打稻。

庙前村的村民家里,基本上都有一个下面窄上面宽,长宽大概一米五,用木头做成的稻桶。

在稻桶里放上一个用竹子做成的梯子形状的稻桶梯,将稻穗用力打在稻桶梯上,稻穗上的稻子就会纷纷落下,掉进稻桶里。

这就是人们割稻之后必须要做的事情,称之为“打稻”。

其实大部分人,昨天割稻的时候,在地里就直接把稻子给打好了,之后还会把捆扎好的稻草晒在地里,等过两天再去拿回来。

但他们家没有稻桶,金小叶担心把稻子放地里会被人偷走或者被老鼠吃掉,就背了回来,今天才打。

这活儿也很费力气,因此这天下午,她又让黎青执去买了两块豆腐,做了一锅鸡蛋豆腐汤。

这次没买肉,他们家现在着实有点穷。

等金小叶把所有的稻子都从稻穗上打下来,剩下的工作就是晾晒了!

黎青执以为这场持续了三四天的收获已经彻底完成,结果金小叶对他说:“今天我们要去把地里的水稻根拔回来。”

黎青执有点反应不过来:“啥?”

金小叶解释:“我们家缺柴火。”

那些种了桑树的人家,每年剪下的枝条也能当柴火烧,但他们家没桑树。

家里的柴火每年都不够烧,要不是她弟弟会偷摸给她送点,她说不定就要花钱买柴火了。

当然村里缺柴火的不止他们家,割完水稻之后把水稻根拔回家,晾晒之后当柴烧的人家有不少。

第13章鲢鱼

黎青执如今的身体干不了什么活,挖水稻根又是金小叶带着黎老根去干的。

至于他,他就在家帮着做饭带孩子,时不时还要给晾晒的水稻翻面。

庙前村的人平日里活儿并不是很多,但最近农忙,大家就都忙得脚不沾地。

毕竟收完水稻之后,就要开始下一轮水稻的播种了!

庙前村的人会先准备一小块地育秧,等水稻长到一定程度,再将之拔起,一束一束整整齐齐重新种一遍,也就是常说的插秧。

而在那之前,还要给稻田增加肥力,若是肥力不够,水稻是长不好的,原本好好的良田,也会变成劣等田。

这个时代没有化肥,给田地施肥主要是靠人畜粪便、河塘淤泥和草木灰,因而施肥这工作又脏又累。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