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6章 半渡而击不不玩这个(第1页)

半渡而击,就是等敌人渡河过了一半,有一半没过时,起攻击把他们全部弄到河里去。

但是,这种事儿在元以后基本上是不会生的。

因为过河之前,总会先过去几十上百个哨探,把对面河岸给侦查一番,甚至还会前出十里,有没有敌人可以一览无余。

在确定没有危险没有伏兵之后,才会真正的让前锋军过河。

前锋军过河之后不要冒进,结好阵势,守住渡口,方便让后续的大部队通过。

基本上在明朝以后的大部队过河都是这样的。

因为一旦出问题,也就是那几个侦察兵的问题,或者几十个上百个,但绝对不会是前锋部队以及大部队的问题。

半渡而击?

现在早就没有这种机会了。

大军行进,以大军为中心,辐射出往外十里甚至三十里的侦查警戒范围,这才是正常的大军行进方式。

但是人总是会有弱点。

一支大军过后,通常会更注重前方的警戒,左右两边的警戒稍次,警戒最差的就是后方。

当然。

如果是撤退或者败退,有人殿后,那这种情况另说。

但如果是进军的话,一般而言,就百分之七八十的将军统领的军队,在行军时对于后方的警戒还是会差上一些的。

或者说根本就不重视。

特别是山海关那边京城来了2ooo余人,多铎又派回去2ooo余人,合起来四五千人守住山海关以及宁锦通道。

对于后方的安全,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要知道这里不靠海,不怕水军。

所以一般而言,按惯性思维,多铎更注重的是前面以及左右两侧可能会出现的敌人。

却没想到一路过来,什么也没碰到。

本来来到辽河时,还担心会遭到敌人的阻击,敌人据河岸阻击的话,他们想要登6对岸还是挺难的。

毕竟,河岸两边适合登6通过的地方,虽然可能很多,但是,并不是那么好找。

毕竟他们的后方部队,那都是一车一车沉重的辎重,甚至还有两门大将军炮。

经过多年的河水冲刷,以及下大雨时的洪水冲刷,河岸两边一般来说都是陡峭且滑熘的,能够通过大军的只有那么几个渡口。

当然,也可以先过去一批人把河岸给挖平了,铺上石头做成渡口也行,就是耗点时间。

如果对方据岸而守,可能他们这1万余人过去还稍会有些困难。

但辽河这么长,总不可能所有地方都守了。

所以说过河不难,难道6地上军队转移的度比得上水面上行船的度?

骆养性已经在江对面扎稳了营寨作为警戒和接应后方大部队过河所做的准备。

而且多铎的大部队,也在66续续平平安安的过河。

一切彷佛很顺利,大部队的一部分有战斗力的先过河3ooo人,巩固那边的阵地。

他的中军1ooo人,也过了河。

按顺序来说该是1ooo余人的辎重部队,和一千从锦州城强行征调的民夫过河,最后才是1ooo后军。

现在基本上已经过了百分之六七十,剩下的人也会在天黑之前全部过河。

“哈哈哈,看来对方并不怎么会打仗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