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节(第1页)

少年说这话的时候,面上带着几分神采飞扬的意气,倒是赵寻不曾见过的。李越虽做了这么多年的空架子皇帝,可心底的男儿气概却丝毫没有减少。

相反,他平日温顺的外表后头,藏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

赵寻捏着他的手指道:“你是皇帝,身手够用就行了。”

李越点头,道:“你身手应该也不错吧,可惜我没见到过。”

赵寻身手自然是不错的,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便成了一军主帅。只是他自从战败后中了毒,如今迟迟未曾恢复体力,别说是身手了,他现在连个普通人的体力都不如。

李越当即觉得自己失言了,生怕赵寻心里难过,同时又很担心对方的身体,生怕出了什么岔子。

“上次贺先生说你月余便可恢复,可如今都过了这么久,你身体还是这样,我一会儿让福喜传太医来看看好不好?”李越问。

“改天吧,我这几日已经好多了。”赵寻道。

李越一直顺着对方惯了,赵寻说改日他便也没能坚持。赵寻却面色微变,见李越没有坚持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似乎很怕李越会找来太医。

此时偏殿外头传来了福喜的通报声,礼部侍郎沈喧到了。李越让福喜将人带进来,片刻后沈喧又拎着他装猫的篮子出现了。

他一进门先请了安,而后将猫从篮子里取出来抱着,这才有些贱兮兮的问道:“怎么样,陛下,有合意的姑娘吗?”

李越冷哼了一声道:“沈爱卿可真是知道关心朕的婚姻大事,朕自然没有辜负你,今日还真有几个合意的,朕指了一个给安郡王,留了一个给你。”

沈喧闻言顿时炸开了锅一般,差点将手里的猫扔出去。他这幅性子闲散惯了,在礼部挂着个不痛不痒的角色,倒也知足常乐。

可成家,与他而言终究是太突然了。

“不是……陛下饶命啊!”沈喧忙求饶:“臣一心想为大余尽忠,暂时还不想成家,求陛下收回成命。”

“沈爱卿对朕的婚事如此上心,朕怎么能有来无往呢。”李越道。

沈喧忙摆手道:“不不不,误会误会!臣今日来是为了三王爷那名护卫而来,不是为了看陛下的笑……不是为了陛下的婚事。”

李越闻言挑了挑眉,这才收起了捉弄对方的心思。赵小五毕竟是赵寻的护卫,赵寻当初是为了在众臣面前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才将人留在了宫外。

这事儿李越还记得呢,一直想补偿,可惜没机会。

“小五这孩子能吃苦,我原本想将他养在府里,左右不过是一顿饭的事儿,但是他生怕自己变成吃白饭的,老是闲不住”沈喧无奈的道。

李越闻言看了赵寻一眼,心道这赵小五这股见外的劲儿倒是随了赵寻,真是半点也不差,生怕占了别人便宜似的。

“可我思前想后也不能让他做个杂役啊,有点太可惜了,所以便想着来问问三王爷的意见,看如何安置他才好。”沈喧问道。

赵小五实际上是赵寻同宗的堂弟,一直对赵寻忠心耿耿,无论处于什么方面的考虑,李越都希望能为对方好好安排一番。

“赵小五倒是个有骨气的,朕第一次见他便印象深刻。”李越道。

当时赵小五声称要为赵寻报仇,阴差阳错的被李越给收留了。李越对赵小五的印象就是,这少年直来直去、有狠劲儿、忠心且勇敢,是个好样的!

“小五毕竟是大夏人,沈大人不必太费心。”赵寻道:“给他一口饭,别让他闲出病来便是了,但无需太过在意,反倒容易给人抓到把柄,借机生事。”

“三王爷这么一提醒,我倒是有了个主意。”沈喧道:“他虽然没有进宫,但身份还是比较敏感的,留在京城确实不太方便,若是三王爷不介意,在京城之外,倒是有不少好去处给他,而且绝不会委屈了他。”

赵寻自然没什么意见,拱手道:“但凭沈大人安排,在下谢过了。”

沈喧忙道:“三王爷客气了。”

此事便算是这么定下了,沈喧离宫后便开始着手安排赵小五一事。没过几日,事情便尘埃落定了。

城郊的一处大庄子里,一个青年正在院中的大树下练剑。剑气所过之处,落叶翻飞,被切得纷纷掉落。

片刻后,一个做护卫打扮的人过来道:“主人,有客道,礼部侍郎沈喧。”

那人手里的剑不停,随口道:“带过来。”

那护卫闻言忙应是,片刻后带着沈喧和赵小五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

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

简介关于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一心扑在实验室的盛夏晚被老爸指派回去给只想在娱乐圈里混日子的弟弟妹妹当家教。又毒舌又文盲,已经高中毕业数年的影后妹妹。又臭屁又自大,已经休学的偶像练习生弟弟。看着满屏幕拉不到底的黑料,盛夏晚很想问问老爸,这两人还要救吗?再过三个月,高考就要...

天才纨绔

天才纨绔

分享书籍天才纨绔作者陌上猪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天才纨绔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天才纨绔最新章节天才纨绔无弹窗天才纨绔全文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我有一座恐怖屋

作品简介散异味的灵车停在了门口,天花板传来弹珠碰撞的声音,走廊里有人来回踱步,隔壁房间好像在切割什么东西。  卧室的门锁轻轻颤动,卫生间里水龙头已经拧紧,却还是...

明末匪事

明末匪事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o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