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百零二章 秦王太近(第2页)

作为请求出兵的条件,他愿意今后臣服天朝中国,为天朝大明之藩属。

盂加拉总督徐峰峻其实早就知道波斯人入侵的消息,他还准备先看看情况,结果没想到这些印度人居然能这么菜,三十万大军都打不过五万波斯人,这领军的莫卧儿将领都是猪头吗?

奇葩归奇葩,但该出兵还是要出兵,作为总督徐峰峻是有权利决定北印度的大部分事务,更何况现在还是有其它国家要插手介入北印度,这可是大明中国的殖民属地。

虽然还没有完全开发殖民,连莫卧儿皇帝都还在,不过这次却是正好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莫卧儿皇帝想的是顶多臣服中国皇帝,自己变成中国的藩属国,可徐峰峻要的更多,他直接要求莫卧儿皇帝立刻自去皇帝尊号,今后只能称国王。

而且,明军开拔的钱粮军费,莫卧儿必须全部承担,还有今后中国的商人在北印度做生意,更是列出了一系列的商业特权,甚至包括万恶的领事裁判权。

不对,都不能算是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严格来说只能在领事区使用,但徐峰峻要的却是全印度的裁判权。

只要中国人在印度犯法了,只能由中国官府自己审判处理,印度官府连抓人的资格都没有。

如此“丧权辱国”的条款,偏偏莫卧儿皇帝还不能不答应。

因为外面有刚打了胜仗的波斯人,而明军作为援兵也已经被他请进了德里城,徐峰峻直接是在德里城中,跟莫卧儿皇帝当面谈的条件。

徐峰峻还觉得自己已经很仁慈了,毕竟他都还没索要孔雀王座呢!

等到签完莫卧儿的“卖国”条约,明军却是没有盲目守城,而是与秦王朱伯域派来的大军合兵,双方各自凑出了三千骑兵,利用机动优势直接在平原地区,先行阻击突袭波斯人的军队。

纳迪尔沙刚刚击败三十万莫卧儿帝国军,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而且大军连日奔波大战,早已是疲惫之师。

();()  但凡历史上的莫卧儿能稍微留一支奇兵,不说反败为胜,至少守住德里城应该问题不大。

五万疲惫加狂妄自大的波斯军队,于平原地区突然遭遇三千精锐龙骑兵。

明军在印度的龙骑兵可一点不比北疆的差,三千骑兵不仅全部一人双马,还携带了许多手榴弹。

没有任何技巧,直接扔手榴弹,炸完了就跑,换个地方继续炸。

纳迪尔沙就算再猛,哪曾见到过这阵仗?

能拳打奥斯曼,脚踢阿富汗,连沙俄都不得不退让,吐出彼得大帝时期侵吞的波斯领土。

所谓中亚的“拿破仑”,在对上明军龙骑兵突袭,直接就被打懵了。

波斯军队也是有火器的,但顶天了就是一些火绳枪,还有几门小土炮。

毕竟,在东亚卷出来的丧家之犬,到了中亚地区立刻秒变猛虎,你可以想想中亚地区的战斗力有多“强”。

更何况,明军这完全是科技侧碾压,又是精锐对疲惫之师,时机把握的太好了。

波斯军队刚刚才经历以少胜多,五万大胜三十万,转眼就被三千骑兵,又打成了大溃败。

纳迪尔沙想要重整旗鼓,就算无法反击,也要尽可能的将部队建制恢复,但可惜明军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在用手榴弹将波斯军队炸的片混乱,明军骑兵只要看到有波斯军队想要聚集,就冲过去连开枪带扔手榴弹,实在不行就用骑兵冲杀。

几波下来,波斯军队的建制完全崩溃,战场上到处都是逃跑的波斯溃兵,大片混乱的溃兵甚至都冲击到了纳迪尔沙的本部亲军。

纳迪尔沙几次尝试无果,也知道自己打不赢了,他没有与三千明骑纠缠厮杀,果断带着没有受骚乱影响的本部军队撤出战场。

这一战,打的简直不要太轻松,就连跑来突袭的明军骑兵,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也太容易了?

等到一应战报消息送回德里城,秦王派来的统兵大将张广泗,还有亲自前来坐镇的孟加拉总督徐峰峻,两人不出意外都有些发懵。

先是30万莫卧儿军队,败给了5万波斯军,实际战果甚至只有不到2500人。

然后,这5万波斯军,又被3000明军骑兵一战击溃。

太抽象了!

无论波斯、莫卧儿,这两国都太抽象了。

要按这个战果来算,岂不是相当于3000明军,大于30万莫卧儿军队?

早知道打的这么容易,张广泗哪还用得着专程率军前来。

不过来都来了,之前敲定的一应条件都得兑现,还额外添加了不少附加条款。

比如莫卧儿的棉花收购权,今后只能全部由中国商人收购,这里的棉花不能再卖给莫卧儿的本土商人,而且所有中国商品来到莫卧儿不得征收关税,中国可以在莫卧儿所有地区建立港口工厂

如此霸道的条款,莫卧儿皇帝……不对,现在是国王了,他没有拒绝的权利。

因为在他的东边,就是大明的秦国,明军骑兵能轻松击溃波斯军队,自然也能更轻松击溃几十万莫卧儿军队。

所谓天堂太远,秦国太近。

莫卧儿就此完全成为大明中国的殖民藩属国,而西边被明军打退的纳迪尔沙,这家伙倒是安然带着残部回到了波斯。

只不过,他原本远征莫卧儿,是为了来这里抢掠财货,缓解国家连年征战带来的财政危机。

现如今,财货没抢到,还损兵折将,接下来该如何,还真不好说。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