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6章 宣布封赏刘濞的野望(第1页)

第256章宣布封赏,刘濞的野望

次日。

城内群臣皆是一清早就出门,前往宫城。

军队归来需要论功行赏,因此朝会提前两日召开。

至于刘邦不在长安这一情况,倒构成不了大问题,日常由萧何主持,如果有重要事情需要做出决议,便由吕雉拍板。

众人亦步亦趋地跟在引路的侍从后。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已经将上朝时各种需要遵守的仪礼牢牢地记在了心中,哪怕卯时醒来,脑子尚且是迷糊的,身体却是按照熟悉的姿势与动作恭敬地迈入殿内。

“上朝,拜见皇后!”谒者见群臣到齐,于是高声呼喊。

以萧何为,众人躬身行礼道:“臣,见过皇后。”

“诸位免礼。”吕雉同样起身,稍稍弯腰作为还礼。

她现在是坐在刘邦本来位置下面,低了三尺有余的地方,表示自己并非真正统治大汉的皇帝,存在一定的区别。

而且若刚才是刘邦坐在上,那是不用起身还礼的,他可以安心地接受臣子的拜见。

拜见行礼的环节结束,便是准备议政。

吕雉微微抬起眼眸,威仪不亚于刘邦分毫。

殿内的群臣亦没有因为她是女子,存有小觑之心,之前有在这里上奏途中言语轻慢随意的人,是被吕雉下令拖到外面,若非是萧何站出来求情,那人当时差点给杖毙了。

即使他留下了一条小命,没过几天是自觉辞官。

从那以后,众人对于吕雉的敬畏甚至与刘邦相差无几,“敬”可能差上几分,但“畏”一定更高。

毕竟陛下以前的豪爽随性的形象在他们脑中尚且没有全部抹去,外加平日宴会时刘邦亦是亲和得很,所以哪怕他在朝堂上冷着一张脸,众人也不会过于害怕。

吕雉则不同,朝堂上很少臣子有了解她喜好或者忌讳,难以捉摸更能带来恐惧,谁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因为说错话,被拖出大殿受杖。

她快地扫视一圈殿内众人,嘴角上扬,语气分外平静道:“今日早朝,先不谈琐事,至于何事最重要,大家应该清楚。

昨日我与萧丞相根据战报,初步商议好了这次大胜匈奴诸将的封赏,不过有些细节部分并不完善,需要诸位提出更好的建议。

萧丞相,请您向大家先宣布昨日拟定的封赏吧。”

殿内群臣神态各异。

站在大殿西侧的那些武将大多是兴奋地昂起脑袋,他们脑袋里只想着自己等下将被排在什么样的位置。

没有侯位的那些将领,盘算着自己这次杀敌的数量,想着哪怕封个三五百户,当个县侯,同样算是进行向上的阶级跃迁。

至于在开国之典上便拥有侯位的那一批人,虽说看上去淡定不少,但做不到完全冷静。

相较普通将领,他们立下的功劳更高,获取奖赏更加丰厚。

如果这次封赏的力度与开国之典差不多,那之后这大殿里恐怕会多出数名万户侯,以及十数名七千户以上的彻侯。

站在东侧的文臣,脸上的神色比那些将领们精彩得多。

这些奖赏又落不到他们头上,根本没有兴奋的必要。

外加比起那些脑子里只剩下封赏的将领,他们思考的事情要多得多。

那些粗鄙的武夫岂能明白他们的远见?

这可是次由皇后主持的会封赏的朝会,可能导致大汉的政治格局出现变化。

绝大部分文臣们对于这些事情是极度敏感,稍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在背后进行一大堆分析,更别说这次朝会是真有东西。

他们的目光集中在萧何身上,等着他念出这次封赏的具体内容。

缓缓站起身来,萧何神色平静如水,比当下更加重要的场合自己都担任过主导者,因此这事是在他心中引不起波澜。

从腰间解下一卷帛书,他郑重其事地念了起来:“今岁五月,匈奴犯边,屡造杀伐,害我大汉子民。故而兴王师,遣众将,举兵甚众以击之,历时半载,终驱其塞外,天命昭昭,不薄大汉。

此番大胜,有陛下仁德深厚之故,士卒死命,百姓相随,胡人闻名畏而退之。

其次,乃有众将齐心戮力,奋勇扬鞭舞戈,若无诸位,匈奴不知再害百姓几多,故而不赏无以安将心,不赏不足以慰民意!”

萧何说完这些,轻咳一声,已经将必不可少的大道理陈述完毕,那么接下来就到了宣布正式奖赏的时间,也是殿内众人最为关注的内容。

顿了顿,他继续开口道:“抗击匈奴,居功者乃大将军韩信,揽全局,定奇策。加封一千五百户,赏金千八百两,关中赐田三千亩。

居功次者,舞阳侯樊哙也。其领兵走小道,击险关,身先士卒,舍生忘死。加封千户,赏金千两,关中赐田两千亩。

divnettadv"其后者乃阳夏侯陈洛,佐大将军定策,伴舞阳侯冲杀,事无巨细,皆了然于胸,虽不在殿内,亦不可忘其功绩。加封千户,赏金千两,关中赐田千亩,封地赐田千亩。

其后者乃阳夏侯陈洛,佐大将军定策,伴舞阳侯冲杀,事无巨细,皆了然于胸,虽不在殿内,亦不可忘其功绩。加封千户,赏金千两,关中赐田千亩,封地赐田千亩。

再又者乃绛侯周勃。其……”

最先被提及的这批将领,不存在什么疑义。

这次汉匈战争的主导者就是他们,无论是在总体上的谋划,还是局部战场的厮杀,这一批人皆是最高,无人可以否认。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