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84章 白马之盟(第1页)

第284章白马之盟

随着出殿的命令下达,众人安静地向外移动,只有步履与石板地面摩擦的声音,没有喧闹和嘈杂。

除了上位置的刘邦登上龙辇,率先去到门外,其他站在前面的那些臣子与诸侯,则是变成了队尾,哪怕之后需要重新换到前排,也要等到走到外面的空地上再进行调整。

这可以避免集会时出现拥挤和踩踏。

“陈丞相,这是最新的安排吗?”原本站在陈洛身后,现在处于他前方的叔孙通回过头来,眼中流露出疑惑,微微皱起的眉头显示出他有几分不满。

当然,他的不满并非是对陈洛,而是对“意外”的不满。

一场朝会的顺序和布置,处处都需要耗费心力,为的就是确保它在正式执行时,不会出现任何预料之外的事情。

每个策划者都不希望自己的活动出现意外,哪怕是惊喜。

大型活动能够平稳落地,就是最大的惊喜。

陈洛轻轻摇了摇头,眼色平静,但是眉心同样微皱,显然对刘邦这一举措,未曾有过预料。

“那……这是陛下自己的决定?”叔孙通又将声音压低一分,问出了自己的猜想。

陈洛仍是轻轻摇头,沉声应答说:“现在作再多猜测都没有用了,哪怕猜中了,又能如何呢?”

自己只能含糊其辞地回答。

他们俩正待在人群之中,这都不是隔墙有耳了,简直称得上十个监听器怼在脑门上,还不知道哪头都有谁。

在这里讨论事情,不用明天,半个下午传到长安城南去,自己一点疑惑都不会有。

哪怕他们在半刻钟内猜出来了刘邦下一步的计划。

那么陈洛是能阻止刘邦的行动,还是能将明确提出反对,表示这与原来的计划不符?

看似随着人群往殿外走去,不做任何事情,乃是非常摆烂的行为。

实际上,这是唯一的选择。

听完这段话,叔孙通想明白其中暗示,接着他无奈叹了口气,扭过头去,随着人群缓慢前行。

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脑海里复盘原本的计划,然后再想着这个插曲将占用多少时间,如何合理延后原本的环节。

与叔孙通脑海中的种种琐事不同,陈洛双手紧攥,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

刘邦他究竟要做什么?

突如其来地让众人出殿,大家没有意外,是因为他们并不知晓原本的朝庆流程。

但是自己知道。

如果刘邦有什么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向自己说,让自己将其安排进朝庆的流程,可他却选择自己硬来。

陈洛感觉自己的太阳穴有些胀。

接下来的事情,刘邦瞒住了自己,瞒住了叔孙通,甚至瞒住了所有人。

这完完全全是他的独角戏,从幕后到台前,唯有他一人主导。

“真是难以捉摸的‘惊喜’啊。”陈洛嘟囔一句,完全没有想到近些年来身子越衰弱的刘邦,在这需要无数精力策划的朝庆上,送出一份“神秘礼物”。

约莫一刻钟后。

长乐宫中最后一名负责引导的侍从踏过了那高高的门槛,迎着刺眼但不灼热的阳光走到外面。

见到殿外场景,陈洛脸上的惊讶不比其他人少。

“陛下真是别出心裁啊。”身前的叔孙通语气无奈,不知是褒是贬。

陈洛淡淡说:“不过我有预感,陛下为此刻准备了很久。”

此时

殿前的空地,或者说小广场上,突兀地搭起了一座青石高台,刘邦正独自一人站在上面,在他下面数层的台阶上,站着名“呼者”。

声音洪亮的呼者是为了避免刘邦的声音在开阔空间内过小,那么就由他来大声传递旨意。

待到队形重新摆列完毕,那名呼者就开始转达刘邦的话语。

不过站在前列的陈洛,勉强能听见刘邦原本的微弱声音。

高台上,刘邦声音嘶哑道:“诸位,你们乃是我大汉最优秀的臣子,是我大汉的栋梁,没有诸位的扶持,那这天下不会日益安宁,田地里结出的粮食不会越来越多。

这些,朕都看得见,朕都记在心里。

这座高台,是仿照当年长安城郊的那座高台,原封不动地复制建造出来的。

朕今日要如同当年宣布大汉建立那般,再与诸位议事。”

听他这么说,台下的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他们就说怎么看着这座高台分外眼熟,原来自己以前真是见过。

陈洛倒没有意外。

他早就通过自己在大汉立国之典上打卡的那张照片,进行对比,现这座高台和照片上几乎没有差异,就意识到了这点。

因此这也是他为何会对叔孙通说,刘邦为此准备了很久。

说完一大段话,刘邦缓了口气才继续道:“那日,朕许下过‘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爱及苗裔’的诺言,不知诸位是否还有印象?”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