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1章 刘邦携民渡江项羽单骑救主(第1页)

第291章刘邦携民渡江,项羽单骑救主

长安郊野。

从城池东门而出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驮货的驽马、持戈的士卒还有骑乘在高头大马上来回奔波的管事者。

忙忙碌碌的场景里,有歌者在高台之上哀婉地悲唱离歌。

“秋风起兮青萍末,秋风舞兮松柏下。

秋风徘徊兮桂椒间,秋风随君兮千里外……”

恰好一阵秋风吹过,扬得道旁银杏树儿“沙沙”作响。

在渭水旁静静站着倾听了好一阵的陈洛,侧头轻声吩咐身后的侍从道:“你去给拿一贯铜钱,送给歌者。”

音乐的魅力的确能够跨越语言障碍,脱古今时空。

自己内心莫名涌起一股伤悲。

摸了摸下巴,陈洛哼唱起好运来。

分别的确令人难受,但是没有必要弄得哭哭啼啼,何况那歌者的声音低沉婉转,可所唱的词曲中,不还是“秋风随君兮千里外”吗?

纵使千里别离,亦共秋风明月。

“江宁,前面就要过渭水了,那我就送到这里。”韩信从不远处走,神色唏嘘,“前途珍重。”

这些年里,送别从长安返回家乡,或者去地方任职做官的人,一般的送别是送至城门处,情谊深厚者,则会送到渭水或泾水边上。

毕竟再往前面走,那得一直送到函谷关才能打止。

陈洛笑了笑,故作轻松说:“你就不用担心我这边了,代王就国,带上了六百士卒作为护卫,其中更有三百甲士。

你是怕大汉六年之事再度生?

放心好了,我们走的都是太平的大道,何况就算遇到匪盗,亦对我造成不了威胁。

毕竟上次有阿乐在,我只能向前,这次孑然一人,想要离开,谁又能阻拦我呢?”

别看他长期担任文官,但这绝对只能起到迷惑敌人的作用。

以现在的武力值,自己完全可以从乱军之中杀出一条路来。

韩信倒也清楚这点,放心地点头说:“如此甚好,我前日上书请求返回淮阴,已经获批,也该回去准备一番,离开这长安了。”

比起陈洛离开长安在朝堂上造成的轰动,韩信的离开虽然称不上悄无声息,可影响力没有那么大。

在大汉六年率军大胜匈奴后,韩信就没有再统过兵。

而且近些年里卸下太尉,仅仅保留了“大将军”这个刘邦曾经授予给他的荣誉官职。

韩信渐渐远离大汉权力核心。

在外人看来,仅剩的联系在于他和陈洛的关系。

如果依旧由陈洛担任丞相的话,即使韩信接下来只是大将军,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都不会太弱。

不过陈洛离开长安,在不少人的眼中,韩信地位就要大打折扣了。

毕竟除了武将出身的人,大部分朝臣对于军事一知半解。

在外行人的眼中,他们分辨不出周勃和韩信之间的差距,觉得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韩信能打胜仗,周勃也能打胜仗,他们都能打胜仗的话,韩信又不是独一无二的,何必过分看重。

只有真正了解军事的人,才明白当年汉匈之战唯有韩信能够指挥。

别人根本没有那个能力。

“你需要离开长安,也是有我的缘故啊。”陈洛感慨一句,韩信与自己的牵扯较深,现在新帝登基,暗流涌动,搅浑了大汉朝堂的水。

若是自己不走,对方尚且能够安安稳稳地在府邸上写兵书。

但是现在,韩信恐怕难以独自抵挡四方射来的暗箭。

想要争夺权势的人太多了,有的甚至在长乐宫内,只要留在长安里,就避免不了勾心斗角之事。

“江宁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韩信摆了摆手,不以为意,“为将者本就该在四方征战不休,我安安稳稳地在长安休息了十余年,已经算是罕见,何况这里没有了朋友,那我去哪都可以。”

他口中的常识,在后世看来并非正确。

有马革裹尸的将军,也有安享晚年的将军,并非只有固定的人生。

只是在汉初,往前数五百年,整个春秋战国里,善终的将领寥寥无几,尤其是名将。

伍子胥眼悬城门;吴起遭受箭矢穿身;乐毅、田单流亡他国;白起无奈自刎;李牧被小人谗言所害……

韩信觉得自己能够在大汉建立后,没有出什么意外,也是多亏了陈洛这个外置大脑的帮助。

“我该走了。”陈洛看着一辆辆马车渡过渭水,再长的车队亦有尽头。

“嗯,保重,你的嘱托我必然完成。”韩信不说什么煽情的话语,只是做出男人之间的承诺。

不过两人心里都明白,这次离别,他们恐怕会有很长时间见不了面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