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章 大朝会(第3页)

二十六万?朱允熥心里盘算,确实不少。

须知一个上等州府的一年赋税也未必有这个数,而且大半还是布匹粮食等,可不是白花花的银钱。

贵金属在官府手中的含义,可比在民间强一百倍。国家储备金银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国力。

没算错?朱元璋问道。

千真万确!傅友文朗声道。

咱大明,不但给老百姓干了好事,财政也开源了。朱元璋笑道,好事,好事!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群臣再次叩拜。

起来吧!朱元璋笑道,给咱贺啥?这主意是咱家大孙想出来的!

臣等为吴王殿下贺!群臣又道。

传旨!朱元璋忽然再次开口,赏吴王朱允熥全副亲王仪仗。

臣,谢陛下隆恩!

朱允熥赶紧拜倒,叩道。

这个赏赐实在是太重了,他虽然是吴王,可是没有就藩。大明律法,宫中只有皇帝能有仪仗。

而亲王是仅次于皇帝的仪仗,也就是说在宫中,朱允熥无论是出门还是起居,在紫禁城中只比皇帝低了一级而已。

起来吧,咱爷俩还谢啥!朱元璋笑道。

臣有本奏!

翰林院学士,元史编修方孝孺出列。

陛下,臣以为既然陛下龙体痊愈,吴王监国一衔该去了!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这人真敢说!

监国的这个头衔,只有陛下能开口说去,哪有你一个翰林学士上书的份?

果然,朱元璋的脸色有些阴沉。

他最是护犊子。

只听方孝孺话锋一转,陛下,去了监国的头衔,吴王殿下才可以来大学堂读书呀!臣为殿下的师傅之一,殿下的课业可是落下不少!

朱元璋转怒为喜,沉吟片刻,往后,中书舍人刘三吾,翰林学士方孝孺每日到奉天殿偏殿,为吴王教书!

群臣再次惊诧。

皇帝态度已经表明了,就此说明。

大明的下一位储君,已经呼之欲出。

臣,谢陛下隆恩!朱允熥和方孝孺同时拜道。

忽然,太和殿外,一个头戴羽毛的御林军士,急跑来。

手中带着红色大印的军报,在清晨的阳光下,是那么显眼。

报,八百里加急,边关大捷!

蓝玉大将军,大破伪元,杀敌三万。。。。。。。。。

朱元璋迅站起,呈上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