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3章 两漠更名(第1页)

在管委会和各级领导亲切的交谈以后,刘江现,考察团的各位评委对两漠特区的评价都很高。

特别是对刘江的扶贫模式评价更高,最后他们才知道刘江到底是在两漠里投资了多少。

光是直接投资用于治沙防沙的专项资金就高达65o亿人民币,间接投入的更是不计其数。

投资的晴空展集团至今没有回收一分钱,而是将盈利又投入到扩大生产,帮助晴空的展。

前不久又投资和俄罗斯成立一家航空制造公司,金额高达5oo亿美元。这家公司就设在两漠的地界,现在早已破土动工。

从财力上来讲,没有任何一个个人或是企业可以这样做,哪怕是国家也做不到。

不过根据刘江介绍的扶贫经验,大家还是从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就是扶贫要根据当地实际,比如当年在乌蒙市的刘江就是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投资当地企业,让当地获得可持续收入。

现在的两漠也是同样的,晴空投资公司现在成为当地除航空制造以外最大的公司。在自身展壮大的过程中,晴空投资公司不但投资一系列的盈利性企业,还坚持投入到当地的民生工程。

正是有了晴空投资的介入,当地职能部门才不至于为资金短缺着急。

整个晴空在建设伊始,就严格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开的原则。

现在的晴空设市建设得美轮美奂,十分宜居。几位考察团的代表还称这是沙漠里的江南。

中午的时候,刘江谢绝了徐摩辉等人的邀请,自己带着冯影简单的吃过饭后,俩人驾驶着一辆越野车就出到两漠各地参观。

十天的时间,刘江带着冯影转遍了两漠的各地。

看过棉田里棉花,西红柿地里的累累硕果,看过了正在建设的一幢幢宏伟建筑。

在落日余晖中品尝过肥美多汁的烤肉,在晨光里喝着醇香的奶茶。

这几日的刘江十分的满足。

没有任何随从的陪同,只有冯影和自己静静享受着人间烟火,这或许就是自己的追求。

最后要不是冯影担心影响刘江的工作,催了几次刘江都不想走了。收拾好行囊,刘江和冯影还是回到了晴空。

林海生见到刘江,打趣到:“不知道还以为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老林,你也学会油嘴滑舌了,这要不得啊。”

“辛苦你回来了,刚刚接到徐书记的电话,邀请你参加两漠特区更名的地名征集座谈会。”

“这个徐摩辉,我又不是什么官员,邀请我做什么?

“得了吧,多少人想有此殊荣不得,你还不满足?”

第二天,刘江进到管委会的时候,徐摩辉的秘书亲自来迎接,“对不起,刘先生,徐书记正在主持会议,您稍等一会。”

“是不是撤区设省的批示下来了?”

“是,现在书记就是在主持撤区设省的工作动员会。”

刘江在接待室也没有多等,徐摩辉听说刘江已经过来了,匆匆结束了会议赶了过来。

“对不住老弟,这文山会海的耽误时间了。”

“没什么,我也刚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